• 欢迎您访问苏州自考网!  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星期三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苏州自考已经开始

距1月自考准考证打印 已经开始

所在位置:苏州自考网 > 学前教育-本科 > 正文

江苏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押题资料

2021-06-29 15:19:28   来源:苏州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江苏自考网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自考,特此准备了江苏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押题资料,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学前教育心理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第1部分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1、定义:

  广义:指研究教育实践找那个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2、学科性质:

  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 ,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1、** 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2、学科体系:(4内容、 5 要素、 3 过程)

  ①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②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③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反思过程

  3、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

  ①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学科体系

  ②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 构建“学与教” 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1、创建: 1903 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之父”)

  2、发展:

  ①初创期(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乌申斯 --《教育人类学》——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卡普捷列夫出版世界第1本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

  ②发展期( 20世纪 20--50 年代):弗洛伊德,杜威实用主义“做中学”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 ,廖世承编制的《教育心理学》

  ③成熟期(20 世纪 60--70 年代末):布鲁纳--课程改革论,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梅钦斯卡娅的联想——反射理论

  ④完善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3、发展趋势:

  ①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②关注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③关注实际教学策略与元认知的研究

  ④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1、创建:①教育心理学的结构性分化(作为一个分支正式独立)

  ②学前教育学科的结构性整合(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结合起来)

  2、发展历程:

  ①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爱弥尔—论教育》 (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费斯泰洛奇创造了直观教学法。

  ②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践研究:欧文“幼儿学校” (被誉为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萌芽) ;福禄培尔—创立了第1所现代幼儿园,形成第1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蒙台梭利—幼儿之家

  ③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

  3、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的多元化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研究内容的本土化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

  1、学科性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偏重应用性学科

  2、学科体系:三部分:幼儿学习心理、幼儿教学心理、幼儿教师心理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1、基本任务:理论建构:建设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体系

  实践指导:服务于学前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

  2、作用:测量与描述、预测和控制、理解和说明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

  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 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分类: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

  3、常用的观察方法:时间抽样观察、事件抽样观察

  二、实验法

  1、研究者根据假设, 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 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分类: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三、调查法

  1、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的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2、分类: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追踪调查

  3、常用的调查方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情境法

  四、测量法

  1、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

  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 以此揭示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分类:智力测验、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

  第二部分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一、幼儿教师能力结构

  1、教师能力含义: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

  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 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

  2、教师能力层次:

  宏观:观察和了解儿童、组织能力、向儿童进行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力与创造力、 艺术表达能力、 教育评价能力、自学能力

  微观:各领域教育能力(如健康领域)

  3、教师能力种类:观察与领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教育科研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人格含义:指教师个人稳定、持久的整体素质,是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核心是教师的德行品质、专业精神。

  2、教师人格特点:

  同理心强,富于爱心 有恒责任,细心周到

  外向乐群,和蔼可亲 情绪稳定,自制力强

  想象力强,敢于创新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三、幼儿教师角色

  1、 角色定位:

  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研究者转变

  权威的统治者向平等的合作者

  2、职业角色:执行者、治疗者,辅助者、解放者

  3、角色结构:

  ①教师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②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

  ③教师是幼儿的榜样 ④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一、情绪劳动的界定

  情绪劳动: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 以产生能够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

  二、教师的情绪劳动

  ①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

  ②在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

  ③教师的情绪活动处于控制之中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

  ①幼儿组织氛围 ②幼儿教师职业承诺

  ③幼儿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 ④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

  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

  1、踢猫效应:指人的不满情绪和坏心情,一般会沿着由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

  关系链依次传递, 由金字塔一直扩散到最底层, 无处发泄的最小那个元素, 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2、情绪管理: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

  极的情绪情感, 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控制机制, 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五、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症

  1、职业压力:

  ①保教工作负担过

  ②幼儿园安全责任巨大

  ③工作上面临不断磨难的困扰

  职业压力症状及成因

  职业压力的疏解

  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

  一、师幼互动

  1、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活动。 (广义:包括幼儿园所有情境中发生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狭义 :特指发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

  2、互动类型:

  ①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与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

  ②言语型师幼互动与非言语师幼互动

  3、互动行为的因素:

  ①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气质倾向与行为特征,早期人际关系经历)

  ②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教育观念、教育水平、反省能力、 )

  ③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

  ④师幼互动行为的内部特征

  4、应激:指人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

  5、应激三个阶段:

  ①警觉阶段: 引起机体的警觉反应和低水平的抵御, 随后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进一步的抵抗

  ②抵抗阶段:通过改变适应的程度进行抵抗

  ③衰竭阶段: 由于持续的适应性反应无效而造成衰竭, 并产生生理与心理是的崩溃

  6、幼儿教师应激的成因:

  ①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良

  ②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

  ③社会人际关系压力

  对策:

  ①悦纳自己,善待自己 ②友善待人,乐观对事

  ③自我放松,自我疏导 ④尽力保持以问题为中心

  二、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①教师对幼儿宽容尊重 ②教师的情绪安全

  ③教师的职业态度 ④教师的教学风格 ⑤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

  教师专业成长:又称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指所有旨在形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

  技能以及其他教师专业品质的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①根据弗勒: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儿童阶段

  ②根据本尼尔: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新手、精熟阶段、专家阶段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

  1、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

  ①活动计划的差异 ②活动过程的差异 ③课后评价的差异

  2、如何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

  ①训练新手 ②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③外部支持

  3、专家型幼儿教师的成长

  ①具备一定的教育监控能力 ②加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4、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应对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有效性

  5、提高自我效能感

  ①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

  ②替代性经验, 通过观察学习或想象那些和自己能力接近的教师教学, 也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

  ③他人言语劝说和评价,特别是鼓励

  ④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第三部分

  学习的概念

  一、学习的含义

  1、一般含义:

  ①广义:有机体(人和动物)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心理变化。

  ②狭义:主要指人的学习

  2、学习的四个特点:

  ①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②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的习得性活动

  ③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

  ④不能把个体一切变化都归之为学习

  3、人类的学习:

  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②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③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4、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

  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③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做准备的

  5、儿童的学习:指儿童在教育环境找那个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

  活动。

  6、儿童学习的特殊性:

  ①不断自我改变,自我更新的发展过程

  ②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

  ③是后天习得,不是生理成熟,衰老等因素导致的

  ④具有稳定性

  7、儿童学习的特点:

  ①是在学习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

  ②儿童的学习具有间接性

  ③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帮助

  ④儿童的学习是高效的

  ⑤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的

  ⑥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三、学习的分类

  1、雷兹兰的进化水平分类:反应性学习、联结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象征性学

  习2、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雷伯)内隐学习 :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 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 :是有意识的、 做出努力的和清晰的、 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要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学习理论

  一、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学习理论的产生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是主要研究动物的学习过程,以动物实

  验为基础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二是学习实验均是为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

  三是都解释了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尚不能恰当地说明学生间接经验的学习。

  2、学习理论的发展: 布鲁纳 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班杜拉 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二、行为学习理论(刺激与反应 S—R)

  1、把环境看作刺激, 把伴随而来的有机体的行为看作反应。 华生在 1913 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2、桑代克 的学习联结说 (1988 年)

  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巴普洛夫 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902)

  学习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4、格思里 的邻近性条件作用学习论

  5、斯金纳 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论 (R-S)

  ①应答性条件作用学习: 指个体行为中本来就具有某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现经过刺激刺激替代的方式,从而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②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 指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与强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三、认知学习理论

  1、格式塔 心理学的 学习顿悟说 (苛勒)

  2、奥苏泊尔 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知识学习分类

  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②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③机械学习:指获得任意的、人为的和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④有意义学习:指语言文字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⑤根据学习的学习内容及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为: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先行组织者 :简称组织者,指先于新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种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都高于新学习材料的引导性材料,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知识之前, 在他们“已经知道的” 和“需要知道的” 知识之间架设桥梁。

  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根据学习活动的发展程度分为: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

  原理学习、问题学习

  (2)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态度

  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

  1、对学习的理解: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

  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新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2、对学习者的理解:学习者任何时候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

  3、对知识的理解: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的假设或解释,并不是问题的

  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

  学习的过程

  一、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观

  两条主线:一是围绕智力因素展开的, 包括学、思、习、行在内的生理条件对 “知

  行统一”过程发生的作用。 二是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的,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

  二、信息加工的学习过程观

  1、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式

  学习由加工、预期、执行控制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

  2、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观

  1、基本观点:

  ①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输入信息的解释

  ②人们生成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是,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

  2、学习生成过程:生成、动机、注意、先前经验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1、含义: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卡)

  ①认知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

  ②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③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学业求助

  三、儿童学习的常用策略

  1、儿童学习策略的发展(三个阶段)

  ①儿童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 即使别人教给他们某种策略, 他们也不能有效地使用

  ②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学会某种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反应水平

  ③可以自发地产生并有效地使用策略

  2、常用的策略:复述、组织、表象加工

  第四部分

  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

  一、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1、婴儿学习:指婴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个体倾向

  与能力变化的过程

  2、婴儿学习方式的发展

  ①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减少的一种现象

  去习惯化: 指在习惯化形成以后, 由于一种新的刺激的出现, 个体的注意力立刻转向新刺激,对新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②操作条件反射: 在教育者影响下婴儿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习的方式, 以奖励某种行为作为重点

  3、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①学习图式:简单图式、混合图式、社会性图式

  ②因果关系

  ③使用工具: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将养育者作为工具、将物体作为工具

  ④理解空间

  二、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1、幼儿学习:指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个体倾向

  与能力变化的过程

  2、幼儿学习方式的发展:

  ①换位(邱纳—两个刺激条件的换位实验)

  ②辨别换位学习(肯特勒—辨别换位学习测验)

  ③概念学习(奥斯勒,菲维尔)

  ④解决问题的学习(维尔—问题解决测验)

  ⑤偶发学习

  3、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1)观察模仿学习(主要学习方式)

  (2)语言理解学习

  (3)操作尝试学习(重要的学习方式)

  ①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②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弥补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不足

  ③幼儿的学习很多体现在运动方面, 而操作学习是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为重要的方式

  ④操作学习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

  4、操作学习可以分为:手把手操作、尝试错误的操作

  模仿示范的操作、反复练习的操作

  幼儿学习的途径与类型

  一、幼儿学习的途径

  两个途径: 一是指向周围环境的及物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 二是借助人际互动完成学习(在关系中学习)

  1、活动中的学习:

  ①活动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②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基本活动

  2、关系中的学习:

  ①同伴游戏中的学习 ②交往学习

  ③合作学习 ④冲突中学习

  二、幼儿学习的类型

  1、按学习内容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2、按学习方法分为: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三、幼儿学习的特点

  1、特点:

  活动性与游戏性 直观性与操作性

  指导性与模仿性 情绪性与依存性

  2、幼儿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原因

  ①学习主动性需要成人保护 ②学习积极性依赖兴趣激发

  3、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 4 好)

  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

  ①学习需要以个体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

  ②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2、学习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②通过学习获得各种经验, 并运用各种经验去调节人的行为, 从而不断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内部因素

  1、脑的发育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①脑的神经系统发育

  ②关键期(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 个体做好最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

  2、认知发展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①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前运算阶段( 2~7岁)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3、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①自我中心性 ②只能片面的看事物

  ③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 ④无逻辑的转化推理

  ⑤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 ⑥能做出延迟模仿

  ⑦能进行象征游戏

  4、认知发展与儿童学习的关系(发展为主,学习为辅)

  5、动机发展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①学习动机: 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 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

  分类: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辅助性动机与主导性动机

  ②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习的成效

  三、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外部因素

  1、学习情境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①学习情境:指主要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高效学习的方式

  ②学习情境与学前儿童学习的关系

  2、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①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鲍德温为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两个维度: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

  学者白燕:启发诱导型、溺爱骄纵型、放任自流型、专制型

  刘金华: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

  3、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①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

  切相关的基本素质

  ②首先,倡导启发诱导性的教养方式。其次,父母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教养类型,

  尽量减少溺爱骄纵型教养方式,既要爱孩子,又要适当对孩子放手。最后,遏止

  放任自流型和专制权威型,这种方式比较极端,教养方式不足取。

  第五部分

  知识及其学习概述

  一、知识概述

  1、知识: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知识的类型

  (1)安德森依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分为:

  ①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 ,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②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么进行推理、决策或解决某类问题

  等)

  (2)波兰尼依据知识与言语的关系,分为:

  ①显性知识(用“书面文学、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 ”通常是用言语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又称为“言明的知识” )

  ②隐性知识(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

  3、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现形式和组织结构

  4、表征方式:概念、命题、表象、图式、产生式 p147-p149

  二、知识学习概念

  1、知识学习:(广义)既包括个体对知识的发现,也包括个体对知识的接受。

  (狭义)间接经验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知识掌握过程

  2、知识学习的类型:符合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生成和理解、知识的整合与深化、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①知识的同化: 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 对新信息的理解总是依赖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

  ②知识的顺应: 随着新知识的同化, 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

  知识理解与幼儿教育指导

  一、知识理解概述

  1、知识理解: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

  至认识其本质、 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

  二、幼儿的知识理解及教育指导

  1、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性教学(布朗、柯林斯、杜吉德提出“情境性学习” ) 2、材料的直观性与直观教学

  ①实物直观 ②模像直观③言语直观

  知识整合与幼儿园教育指导

  一、知识整合概述

  1、知识整合:即知识的系统化。实质是将互相关联的知识组成网络状的知识体

  系。

  2、知识整合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即把零散知识转化为一个有机

  的知识系统的过程

  二、幼儿的知识整合及其教育指导

  1、幼儿知识整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①知识整合有利于幼儿知识结构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知识整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识潜力

  ③知识整合有利于培养幼儿用深入、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

  2、知识系统化教学(一日生活经验的合理整合)

  知识系统化教学: 是在儿童先前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儿童发现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概括出本质规律, 且以该本质规律为中心环节, 将其它零散的知识按层次连接为体系的过程。

  ①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整合

  ②生活活动中的知识整合

  ③游戏活动中的知识整合

  知识迁移与幼儿教育指导

  一、知识迁移概述

  1、知识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知识迁移的因素

  (1)来自学习者的因素

  ①学习者的学习心向

  ②学习者已有知识的丰富程度与概括水平

  ③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策略:分析概括水平、元认知水平、定式的作用(促进与

  阻碍)

  (2)来自学习对象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目标的相似性

  二、知识迁移的实现:为迁移而教

  ①教给幼儿基本的原理、概念,鼓励幼儿概括活动经验

  ②使幼儿在问题情境中找到学习情境和真实生活问题中的共同要素

  幼儿概念学习与指导

  一、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

  1、概念形成:指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2、概念同化: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3、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例如,认识兔子,乌龟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

  4、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 ,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一部分 ,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例如,儿童先已学过“哺乳动物”的概念,现在要学习新的下位概念是“鲸”了解鲸是哺乳动物)

  ①派生下位学习 ②相关的下位学习模式

  二、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①概念学习的操作化

  ②概念学习的个性化:儿童的概念是个性化的,幼儿的概念学习也是个性化的

  ③概念学习的情绪化: 概念既依存于面临的情境与对象的特性, 又依存于间接的情境与对象的特性

  三、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1、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及纠正

  (1)错误的成因

  ①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

  ②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

  ③受经验局限,儿童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

  ④缺乏识辨能力且容易受骗

  ⑤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

  ⑥儿童往往把自己的想象当做现实

  ⑦语言理解错误

  (2)如何纠正

  ①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征的变式

  ②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

  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1)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

  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数的守恒测验、长度守恒测验、面积守恒测

  验、体积守恒测验、重量守恒测验)

  (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

  ①例证法

  ②变式法:提供给幼儿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

  第六部分

  技能学习的概述

  一、技能的界定

  1、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类型

  (1)知觉技能:主要检测某种刺激是否出现的技能

  (2)操作技能:指包括明显的身体运动的那些技能

  (3)认知技能:包含非常复杂的思维决策

  (4)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5)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三、技能学习的特点

  1、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

  2、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学习条件

  一、动作技能的界定 (参见技能的类型)

  1.动作技能的分类:

  ①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强度不同分为: 细微型动作技能、 粗放型动作技能

  ②根据动作的连贯是否分为:连续型动作技能、断续型动作技能

  ③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分为:闭合性动作技能、开放性动作技能

  ④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徒手型动作技能、器械型动作技能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1、认知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

  2、联系形成阶段:重点是让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连为一个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3、自动化阶段:一长串的动作系列联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固定下来

  三、动作技能的学习条件

  1、内部因素

  ①成熟与经验、②智力、③个性

  3、外部因素

  ①知识经验、②讲解与示范、③练习

  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学习条件

  一、智力技能的界定 (参见技能的类型)

  1、智力技能的特点

  ①内潜性、②观念性、③简缩性

  2、智力技能的分类

  (1)按其性质可分为:

  ①感知技能(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和联系的认知活动的方式)

  ②思维技能: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的认知活动方式

  (2)根据其应用可分为:

  ①一般智力技能:指认识活动的技能,如观察、倾听等

  ②专门智力技能:是在专门领域中形成发展的智力技能,如阅读、作文

  二、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即让儿童了解、熟悉活动,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实物、模型或图表等进行的操作活动

  3、出声的外部言语:即不依赖实物而借助 出声言语 进行活动的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进行与外部言语相似的 默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即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自动化地进

  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三、智力技能的学习条件

  1、原型的模拟(操作原型或操作活动程序)

  2、分阶段练习: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②注意定向映像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③正确使用语言

  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动作技能学习与指导

  一、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特点

  1、动作技能的学习层次低

  2、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简单

  3、动作技能的体能强度弱

  二、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指导

  1、运动教育: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①运动教育的特点

  ②运动分析 :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相互关系

  2、感觉统合训练

  ①感觉统合的由来(美国职业治疗师艾尔丝)

  ②感觉统合:指人脑将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运作

  ③感觉统合训练: 指基于儿童的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需要, 引导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适当反应的训练

  ④优点:1、符合儿童的活动特点,提高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

  2、易于与幼儿园健康教育模式对接,也符合幼儿园健康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

  3、可以获得更多的替代性材料,弥补感觉统合器材的不足与局限

  幼儿智力技能学习与指导

  一、幼儿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

  1、幼儿智力技能的分化程度低

  2、幼儿智力技能处在感觉运动智慧(前运算)水平

  3、幼儿的智力技能主要在生活与游戏中自然流露

  二、幼儿智力技能学习的指导

  1、感觉教育

  ①由来:意大利著名幼儿家蒙台梭利建构的一套特殊教育模式

  ②特点:与动作教育紧密结合、 给儿童自己动手操作感官教育的机会, 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和完成、 借助于直观学具的操作、 内化为智力技能、 达到主动感知这个世界并促进智能发展的目的。

  2、幼儿阅读技能的学习与指导

  早期阅读:指 0~6岁的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 图像、文字或凭借他人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①阅读技能的界定

  ②阅读技能的学习:看图说话与图文阅读、分享阅读、交互阅读

  ③阅读技能的指导:阅读心态的调节、阅读方法的学习、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七部分

  社会性学习概述

  一、社会性学习的含义

  指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 社会成员为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步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社会性的含义

  1、含义: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

  2、三个基本部分

  ①社会认知:(广义)指一切调节和伴随着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 狭义)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关系及认知主体本身等社会客体的认识

  ②社会情感: 指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

  ③社会行为:指对社会刺激产生的外显或内隐的反应

  三、社会化的含义

  1、含义:指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则、价值观、交往技能等,从而

  能使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 并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自如地行动, 从一个生物的个体转变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幼儿社会性学习及指导

  一、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方式

  1、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①含义:是个体通过对榜样的模仿和认同获得社会行为方式, 也是儿童社会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②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再现、动机

  2、角色扮演: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暂时置身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

  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 以增进人们对他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

  3、同伴交往

  二、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

  ①随机性、②长期性、③实践性

  三、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

  1、综合渗透性原则

  ①从学习方法上:观察学习、强化评价、体验思考、言语传递、角色扮演、疫情

  训练

  ②从学习内容上: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社会文化

  ③从学习途径上:专门的社会活动与非专门的社会活动

  ④从学习目标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化、行为

  2、随机教育性原则

  3、实践参与性原则

  4、适宜发展性原则

  四、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

  ①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 指教师依据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实现幼儿社会性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②渗透性社会教育活动: 指将社会教育目标渗透在其他教育活动之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2、幼儿社会性教育方法

  ①观察学习法、②强化评价法、③体验思考法

  ④语言传递法、⑤角色扮演、⑥疫情训练

  幼儿品德心理与教育

  一、品德心理概述

  1、品德与道德

  ①品德:道德品质又称品德, 是一个人的道德面貌, 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它是一种个体现象。 (道德品质是指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②道德: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是依照一定社会舆论作用和内心力量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效用在于解决人际冲突,发展人际间的良好关系。

  2、品德心理的结构

  ①道德认知: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②道德情感: 人们对事物的爱憎、 褒贬的态度, 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

  ③道德意志:指人完成一定道德行为过程中, 能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能力,是为完成一定道德行为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

  ④道德行为: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

  二、道德发展理论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

  ①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 4~5 岁)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②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4,5~8,9 岁)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③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9~10 岁)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

  范的相对性

  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

  第1水平:前习俗水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①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

  ②第二阶段:工具性对相对主义取向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小学高年级开始)

  ①第三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

  ②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阶段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

  ①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

  ②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

  (2)道德情感发展理论(霍曼夫)

  1、第1阶段:普遍性移情(个体出生后第1年的婴儿期)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移情( 2 岁左右)

  3、第三阶段:对他人情感的移情( 2~3)

  4、第四阶段: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个体进入童年晚期)

  三、幼儿品德教育

  1、幼儿道德认知教育

  ①传授相应的道德知识

  ②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③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

  2、幼儿道德情感教育

  ①创设良好的道德情感氛围

  ②知情合一(动之以情,以情育情,以境激情)

  ③引导幼儿学会情感调节

  3、幼儿道德行为教育

  ①道德行为训练、②道德动机的激发、③道德品质的培养

  幼儿情绪智力与教育

  一、情绪智力概述

  1、含义:情绪智力简称为“情商” 。指识别和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二、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

  ①情绪理解的发展、②情绪表达的发展、③情绪调节的发展

  三、幼儿情绪智力教育

  1、幼儿情绪智力与家庭教育

  ①重视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②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

  ③善良仁爱地对待幼儿

  ④富有积极意义的“约束”

  2、幼儿情绪智力与幼儿园教育

  ①情境教学模式:形象逼真、情深意长、 “知、情、意、行”融为一体

  ②赏识教育模式

  第八部分

  创造性的概述

  一、创造性的界定

  1、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二、创造的过程

  1、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 ②酝酿阶段 ③明朗阶段 ④验证阶段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知识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①创造性与知识之间存在正相关(创造结果水平最低)

  ②创造性与知识之间存在负相关(创造结果水平最高)

  ③创造性与知识之间的矛盾关系(创造结果水平中等)

  (2)智力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①高创造性者必有中上的智力

  ②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性

  ③低智力者创造性必低

  (3)人格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①冒险性 ②面对障碍时的坚持 ③对含糊不定的容忍

  ④接受新经验 ⑤对自己有信心

  幼儿创造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创造的层次性

  (1)马斯洛把创造性分为:好级——独特的创造性;普通级——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2)泰勒把创造性分为五个层次:

  ①表现性创造: 主要特征是自发性与自由活动, 如儿童的绘画、 写作与游戏表演属于这一类(幼儿的创造主要属于这一层次)

  ②技术性创造: 以熟练精巧为特色, 如儿童的运动与操作以及某些技能发展到技巧

  ③发明性创造: 新颖设计或新的组合, 或以新的方法解决旧问题, 如青少年儿童的小制作、小发明

  ④首创性创造:革新、标新立异,对旧的思想或理论提出挑战,或提出解决问题

  的新方法或思维模式,如哥白尼的 “日心说 ”推翻传统 “地心说 ”

  ⑤杰出性创造: 具有很复杂的形式, 创造出艰深的原理或精深的思想。 如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在科学史上及历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1、幼儿的创造性是一种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的 “心向”

  2、幼儿的创造性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

  3、幼儿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想象力上

  4、幼儿的创造性常常体现与游戏活动中

  三、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理和遗传的作用

  2、认知的作用

  (1)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①场依存性: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作

  指导

  ②场独立性: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物或内部感知线索作

  指导

  (2)思考型——冲动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与幼儿创造性发展

  ①幼儿创造性发展受到历史发展水平的影响

  ②文化背景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③当今社会文化广泛影响着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2)学校教育与幼儿创造性发展

  ①教师的类型、②教师的教学风格

  (3)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发展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家庭亲子关系和出生顺序

  幼儿创造性学习及其特点

  一、创造性学习的界定

  1、创造性学习: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创造性学习包括:

  ①学习方法的创新性

  ②学习结果的新颖性

  二、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1、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①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②幼儿是探索者和追求者

  2、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3、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

  ①幼儿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用想象来表现创造性

  ②想象的乐趣让幼儿喜欢想象

  ③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是感性的

  ④幼儿的想象受环境影响大

  4、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

  三、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影响因素

  1、幼儿园环境

  2、教师的态度

  ①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学习

  ②正确认识幼儿创造性学习的价值

  真创造 :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劳动产品的思维过程

  类创造 :指根据一定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的劳动产品的思维过程

  3、教育方式

  ①教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②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

  ③传授幼儿提问的方法

  4、游戏活动

  ①创造性游戏: 是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 有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幼儿典型的、特有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②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5、有助于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心理特点

  幼儿创造性教育

  一、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活动

  1、游戏的特点适合于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创造性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广泛和强烈的好奇心

  ②幼儿经常参加创造性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

  ③创造性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幼儿通过创造性游戏可以养成利于创造性发挥的良好个性品质

  2、创造性思维训练在游戏中的应用

  (1)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②分合法(狂想类比、直接类比、拟人类比、符号类比)

  ③联想技术(定向联想、自由联想)

  3、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建议

  (1)游戏准备——环境与材料

  ①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②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2)游戏过程——鼓励想象和创新

  ①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到游戏中

  ②教师作为建构者联系材料与游戏

  (3)游戏评价

  二、自我表现能力培养——艺术的方式

  1、艺术的特点利于进行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

  ①幼儿是心灵贴近艺术的自由

  ②艺术的表现性明显,且适合幼儿

  2、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建议

  (1)提供自我表现的材料

  ①教师应选择适宜的表现材料, 帮助幼儿认识和使用材料, 避免材料成为创造的阻碍

  ②教师在自我表现材料的活动中尽量少干预,不要给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

  ③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 并以重视幼儿操作活动的过程为主, 而不是结果

  ④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⑤教师应给有疑虑的幼儿不参与活动的权利

  ⑥教师要对表现材料本身进行评价,在选择创造性材料时也要考虑到美观性

  (2)综合艺术教育

  ①要自然衔接的综合艺术,不能牵强地拼凑

  ②不能强加于幼儿艺术作品的思想感情,要重视幼儿自己的体会

  三、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1、问题解决的定义:由一定问题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

  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问题解决过程与创造性

  ①发现问题: 认识问题的存在, 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分析问题: 是分析问题的要求与条件,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③提出假设:提出问题的方案、策略,根据一定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表现在阐述问题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④验证假设: 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 符合原理(检验

  方式:一是通过实际活动,进行实际操作;二是通过思维活动进行)

  3、问题解决方法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1)问题解决过程的方法与应用

  ①算法式

  ②启发式(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解决问题法)

  (2)打破问题解决过程中阻碍的建议

  ①功能固着: 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复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 很难看出其它新用途

  解决方法:定向联想( 一是材料尽可能简单和可操作,给幼儿更多创造机会; 二 是指导上,教师也要多给予一些物品功能的呈现方式

  ②反应定式: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

  解决方法:一是 尽可能地在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经验和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二是在活动中鼓励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第九部分

  幼儿教学心理概述

  一、教学心理学的发展

  二、幼儿教学心理的特点

  1、幼儿教学心理:是教学心理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主要是研究幼儿

  园情境中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 重在教学的心理方法和技术的开发, 旨在为幼儿园教学实践提供适当的心理学指导,为教师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特点: ①幼儿教学心理研究直接依托于学习心理理论,二者不可密分

  ②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顺序性和差异性, 为幼儿教学心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

  1、三种观点的批判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两层含义

  ①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影响儿童发展的内容、 水平、速度以及智力活动特征

  ②教学必须在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3、最近发展区:第1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完成的发展程序形成,表现为

  儿童能独立自如地解决任务; 第二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 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心理机能的成熟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 须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 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就称为“最近发展区”

  二、发展适宜性教育概念

  1、1987 年发布了《适宜于 0~8 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的说明,首次提出了发展适宜性教育

  2、发展适宜性教育:主要指基于儿童发展水平、有助于儿童达到一定发展目标

  的教育实践

  3、发展适宜性包含:年龄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

  4、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效果

  ①不同教育类型对儿童学习存在不同的影响

  ②不同教育类型下儿童的压力和焦虑水平不同

  ③不同教育类型下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存在差异

  5、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影响因素

  (1)儿童的特点

  ①儿童的年龄 ②儿童的数量 ③班级中特殊需要儿童的数量

  (2)教师的特征

  ①教师的观念 ②教师对自身教育影响力的认识

  ③教师的专业与教育培训

  (3)外界环境

  幼儿园教学指导

  一、幼儿园教学指导概述

  1、教学指导的含义:一种是指令性的,即“指示指导”之意;另一种是指向性

  的,即“指点引导”之意。

  2、幼儿园教学指导的层次

  ①宏观指导: 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指导, 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指导和教育环境创设(是一种间接指导)

  ②微观指导: 特指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即为幼儿的有效学习而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技术等(学习过程中的直接指导)

  ③外部指导:特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习的指导

  ④内部指导:特指幼儿学习过程的自我指导

  二、幼儿园教学指导模式

  1、基于学习方式的教学指导

  ①系统指导:指教师针对幼儿发现过程,步步推进的指导方法。

  ②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 指在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③幼儿的自我指导:是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方式

  2、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指导

  (1)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 p267 表 9-2 (2)儿童学习过程的教学指导

  ①引起注意 ②告知目标 ③刺激回应先前知识 ④呈现刺激材料

  ⑤提供学习指导 ⑥引起行为表现 ⑦提供反馈 ⑧评价行为 ⑨促进记忆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观

  1、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2、教学活动设计: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预先进行策划,创设教学情境,以期达成预计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3、教学活动的设计观

  ①课程决策论 ②教学设计论

  4、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五个特点

  ①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发展问题为目的, 应有针对性地指向某一部分幼儿

  ②必须符合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教学心理的基本规律

  ③应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

  ④必须接受系统方法的指导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①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

  ②目标表述主体要统一

  2、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活动主题

  ①教学活动内容应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②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③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3、选择与分析教育资源

  4、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5、制定完成主题的进度表

  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7、教学指导策略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

  ①教学活动中的观察 ②教学活动的导入

  ③教学活动中的提问 ③教学活动中的回应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

  区域活动: 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 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 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一、区域活动的设计

  1、区域活动的设计:主要是指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及活动材料的投放

  2、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幼儿实践操作的区域活动内

  容3、活动材料的投放: 安全性、丰富性、层次性、动态性、探索性(皮亚杰提出)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

  ①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

  ②教师从旁指导

老师二维码

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江苏自考28042中外文学精读押题资料
下一篇:江苏自考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押题资料

苏州自考网书籍购买地址

苏州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