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访问苏州自考网!  今天是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苏州自考考试 45

距1月自考准考证打印 38

所在位置:苏州自考网 > 学前教育-本科 > 正文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押题资料

2021-06-29 15:14:38   来源:苏州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江苏自考网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自考,特此准备了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押题资料,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儿童发展》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机密)

  第1部分: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狭义):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2.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3.关键期:最初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和形成,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有学者认为,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即关键期。也有学者称之为很好学习期。

  4.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6.跨文化研究:又称交叉文化研究。同一个客体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里发展的影响。

  7.蛋白质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有两方面功能:

  1它是细胞结构的基础;2细胞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8.等位基因:就是指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控制相对性状发育的基因,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9.显性基因:两个等位基因在决定它们所控制的性状表现时,其作用并不是平等的,其中一个基因力量较强,另一个基因力量较弱,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力量较弱而没有表现出来的称为隐性基因。

  10.基因突变: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化学成分、DNA链上某一小段由于某种原因所引起的分子结构的变化。

  11.染色体异常是由于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少或增加,染色体某一节段的短缺或易位造成的。

  12.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症又称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1/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13.动作技能:是一种自动的、迅速的、正确的、柔和的动作,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的动作。

  14.定向反射: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的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

  15.去习惯化: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16.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

 

  17.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稳定的、经常的个性品质成为观察力

  18.空间知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它是物体的性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和方位知觉。

  19.视觉恒常性: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20.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21.方位知觉:即方向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及东南

  西北的知觉。物体的方位总是相对的,是与所参照的客体的方位相比较而言的。

  22.时间知觉: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24.认知: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涉及知识的获得、加工、组织和应用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广义上说,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想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等。狭义的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25.客体长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26.自我中心: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27.物理经验:是客体自身属性的反映,如轻重、软硬、粗细等。

  28.数理逻辑经验: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以及以后的运算作用于客体后才产生的。

  29.格式: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位。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30.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时间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

  31.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也可以说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

  32.顺应: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也可以说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33.知觉:对感觉刺激的觉察、识别和解释。

  34.短时记忆:是一种暂时的、主动的和有意识的记忆。有时把短时记忆称为工作记忆。

  35.组织是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

  36.元记忆:就是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

  37.提取是探究并得到记忆中信息的能力。

  38.再认就是能够识别一个客体。重组是指恢复先前看到过的客体。回忆是一种更复杂的记忆呈现,它有赖于心理映像和恢复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

  39.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40.监控学习是持续的追踪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并相应地调节自己学习的策略。

  41.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语言: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个方面。

  42.牙牙语: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复述是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一种加工方式。

  43.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44.电报句:表达意思时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

  45.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包括没有修饰语和有修饰语两种。

  46.复杂句是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结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

  47.语用技能指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技能。

  49.常模:是指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常模的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参照点。

  50.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51.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52.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几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53.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

  54.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55.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

  或者同一组被试经过一次测验,而后用一个等同形式的测验再测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

  56.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也就是测验所能达到测量目的的程度,这是衡量一个测验质量的重要标准。效度可归纳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

  57.准则关联效度又可称为经验效度或统计效度,它是以测验分数和效度准则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验的效度的高低。

  58.情绪: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59.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

  60.有选择的社会行微笑: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他能够认出熟悉的脸和其他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个体作出不同的反应,婴儿对熟悉的人无拘无束的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警惕的注意。

  61.社会性参照:当婴儿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

  62.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63.视觉悬崖:视崖是人的立体视觉发展的一个体现。人类在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能力。吉布森和沃克发明了视觉悬崖。试验者设计了一个台子,左右半边有高度的落差,在台子上铺一层透明的玻璃,让婴儿在上面爬行,婴儿爬到中间时,即使他手摸到前方的透明玻璃,仍然不敢再向前爬过去,研究者发现他们的心跳速率减慢,证明人类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深度有了警觉心,这种能力具有帮助物种生存的作用

  64.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65.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66.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的。

  67.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

  68.伊底: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组成之一。也称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如饥、渴、性、肉体是它的能量来源。自我:有意识的、理智的,它遵循

  “现实原则”行动。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

  69.体貌指的是面部特征、身高体重和身体的比例。

  70.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

  71.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72.里必多: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正是借助这个力量,性本能才得以完成。这种力量或能力称为力比多。

  73.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

  74.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

  75.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76.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77.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78.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做的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79.自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因而成为有自律水平的道德判断。

  78.替代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他人行为受到的强化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儿童行为直接受到强化,因此将它称为替代性强化。

  79.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80.运算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有几层意思起意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其二是一种可你的动作,它既能朝一个方向进行,又能向相反方向运转;其三运算具有守恒性其四具有系统性。

  81.双向性原则:儿童会主动选择与自己的先天倾向相吻合的环境。儿童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称作“双向性原则”。

  82.心理年龄特征:研究者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共同具有的使他们与其他年龄儿童区别开来的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称做心理年龄特征。

  83.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84.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

  8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86.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

  87.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即使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

  88.延缓满足即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立即能得到的奖励。

  89.相互作用论:皮亚杰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

  90.词序策略指儿童完全根据句子中词的顺序来理解句子。

  91.事件可能性策略指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

  92.强化依随指强化的刺激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

  94.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见证。

  95.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96.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97.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98.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

  99.羞愧感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状态。与儿童个性发展的道德圈有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简答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①描绘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③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④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⑤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3、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①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F)为代表。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1930)

  ②共同决定论代表认为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Stern,W.1871-1938)。核心: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格赛尔(Gesell,A.1880-196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祖宗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

  ——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双胞胎爬梯实验)③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是观点: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受环境的影响越大。

  4、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5、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点:时间短取样大,能迅速获得大量数据材料,省时省力具有代表性,也不会收到时代变迁的影响

  缺点:由于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确切的反映心里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2)纵向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优点:通过个别或若干个体的长期追踪性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尤其是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起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缺点:被试的代表性问题。由于从项研究经历的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不可能像横向研究那样数量大。而且时间长、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

  3)跨文化研究: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优点:主要能更好地形成理论和对变量能做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6、胎儿的发育过程:胚种期(组织和组织分化前期)、胚胎期(细胞和组织分化期)、胎儿期(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7、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①孕妇的营养;②孕妇的疾病;③药物;④辐射;⑤孕妇的情绪。

  8、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的时期:

  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

  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

  ③青春发育期开始,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

  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9、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①从上至下;(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②由近及远;

  ③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10、儿童动作发展的阶段:顺序为:头部—躯干部—手臂和手—腿和脚—动作技能。

  11、动作发展的训练: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12、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①反射行为;

  ②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③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④视觉偏爱。

  13、视觉的发展:1、视觉集中2、光的察觉3、视敏度4、颜色视觉。

  14、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视觉偏爱法、视觉眼球震颤法、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婴儿头半年是视敏度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6个月—一岁失利已达成人正常水平。

  15形状知觉:

  ①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

  ②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

  ③婴儿还喜欢看活动的和轮廓多的图形;

  ④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新生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

  16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阶段?

  (1)第1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2)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3)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17、儿童观察力表现的四个方面: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持续性

  (3)观察的细致性

  (4)观察的概括性。

  18、儿童观察图画的能力发展阶段:列举阶段(3---6岁)、描述对象阶段(7—14岁)、解释对象阶段(15岁起)。

  19、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大致呈以下趋势:

  (1)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3)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

  (4)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20、皮亚杰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1)思维的起源:皮亚杰认为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的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就是格式,格式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格式最初来自无条

  件反射,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格式的发展。认知结构决定着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3)在思维的机制问题上,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仍是一种适应,所有的行为和思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有机体以更好的的方式适应环境。适应包含两个过程即同化和顺应,通过同化和顺应,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既丰富了认识,也改变了认知结构,发展了思维;概括来讲,思维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的从低级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21、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期:(0-2岁)

  第1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4、4.5月)习惯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有目的动作逐渐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通过尝试错误,第1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解来解决新问题;

  第六分阶段(1.5~2岁)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二、前运算时期(2~7岁)

  ①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象征思维阶段又称前概念阶段。儿童往往把最初学到的语言附加到一些事物上而形成概念。

  ②直觉思维阶段(4~7岁)儿童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另一个特点是:自我中心。只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三、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①获得了守恒性。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②群集结构的形成。群集运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群集运算,一种是系列化群集运算。

  四、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他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22、简评皮亚杰思维理论。

  23、简评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从事信息加工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已用大量观察和实验在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方面取得了大量知识,但也存在不足:一是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主要还是对各个认知过程的描述,必须有一个解释的理论构架;二是将人的认知活动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不能完全解释在人脑内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三没有描述认知单元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24、论述儿童元认知的发展: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计划:计划是经常使用的执行过程。年幼儿童虽然也可能会有计划,但年长儿童更能在执行之前计划活动。

  激活认知规则和策略:一些知道规则和策略的儿童在他们需要规则或策略时并不一定会使用他们。但到了一定年龄就懂得去激活他们,自发的寻找适宜的策略和规则。监控学习:监控学习是坚持的追踪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并相应的调节自己学习策略。年幼儿童不会很好的监督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有时候认识不到一个好的行为应有什么要求,或解决一个问题还需要哪些已知条件。

  控制分心和焦虑:儿童能按照人物的要求抵制分心,集中注意力,控制遇到困难时上升的焦虑。

  评定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儿童不仅监控学习过程,还能确定什么时候他们已经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要有好的解决方法的期望。

  25、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可分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语言产生的准备:①反射性发声阶段;②牙牙语阶段。

  语言理解的准备:①语音知觉;②词语理解。

  26、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

  ①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事件情境的描述;

  ②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③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

  ④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27、儿童句子发展的过程:

  一、句子的产生:按儿童所讲的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句子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几个层次。

  1、不完整句指的是表面结构不玩,但能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包括单词句、电报句。

  2、完整句。包括简单句、复杂句、复合句。

  二、句子的理解:

  ①儿童对复杂句子的理解。4、5岁儿童已能和成人自由交谈,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如被动语态句和双重否定句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②理解策略:儿童往往采用一定的策略去解释一些尚未掌握的新句子。包括事件可能性策略和词序策略。

  ③非语言策略:儿童在理解句中某些词的词义时常使用一些非语言策略。

  如果参照物是容器,儿童就喜欢把玩具放在它里面。

  如果参照物有一个支撑面,儿童就喜欢把玩具放在它上面。

  “预期”也是非语言策略的严格方面。儿童在具有了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以后,在理解时就要受到知识的影响,也就是说理解前有个预期。

  28、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环境论:①模仿说。机械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

  二、先天决定论

  ①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提出先天语言能力的学说,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亦及先天的,内在的规则的语法系统。

  ②自然成熟说。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①认知相互作用论;②社会相互作用论。

  29、斯金纳强化依随的特点:一是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偶然发生的动作。

  如:婴儿偶然发出【m】声,母亲就笑着来抱他,抚摸他并答应他等。

  二是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

  30、勒纳伯格自然成熟说主要观点:

  1、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2、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

  3、语言既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关键期,约从两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为止。过了关键期,即使给以训练,也难以获得语言。同样,大脑的单侧化也是在关键期内出现的。

  不足: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也否定了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他的潜在语言结构和现实语言结构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亦颇相似,这种理论无法解释本身听力正常而父母聋哑的儿童为什么不能学会正常人的

  口语而只能使用聋哑人的手势语。

  31、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①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②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32、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

  ①二因素说。(斯皮尔曼)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这是所有

  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

  ②多因素说。塞斯顿的群因素论。包括七种基本因素:言语理解、词的流畅、计数、空间关系、联想记忆、知觉速度、推理。

  ③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

  33、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34、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式。

  第1维称之为过程(或操作),指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

  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

  第三维是成果,指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

  35、智力测量编制的基本原则:

  ①测验项目的选择;

  ②标准化;

  ③常模的制定;

  ④测验的信度;

  ⑤测验的效度。

  36、信度的种类。

  ①稳定系数;

  ②等值系数;

  ③内在一致性系数。

  37、效度可以归纳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

  38常见的智力测验:

  ①比纳-西蒙量表;

  ②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

  ③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主要特点: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采用离差智商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

  39、关于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①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离不开年龄维度;

  ②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发展;

  ③因素数量随年龄而变化;

  ④因素比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⑤在一定因素结构中,因素内容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40、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

  1、智商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

  2、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

  (1)智力优异(140以上)

  (2)智力缺陷①智力程度。②社会适应。

  41、智力优异的特征:

  ①心理与身体特征。记忆力强,识字多,观察细,努力探求各种问题的答案并且想象力丰富,才智超群。

  ②游戏方面。喜欢与年龄大的儿童玩。

  ③家庭背景、性别、出生次序。老大或独生子女多。

  ④成人对智力优异儿童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42、情绪的组成成分.①情境;②身体状态;③情绪表现;④情绪体验。

  43、婴幼儿的情绪.

  ①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

  ②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③婴儿的微笑。婴儿的笑是第1个社会性行为。

  ④婴儿的害怕。

  44、婴儿微笑经过了三阶段:第1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5、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假设。①学习理论;②知觉再认理论;③社会认知理论;

  46、影响怯生的因素:

  ①父母是否在场。如果婴儿坐在母亲膝盖上,或由母亲抱着,那么陌生人进来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母亲与婴儿有一定距离,就更可能产生害怕。

  ②环境的熟悉性。

  ③陌生人的特点。婴儿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感到害怕,实验显示陌生人在场不一定引起婴幼儿的怕,这要看儿童与陌生人的距离。

  ④抚养者的多少。婴儿熟悉成人的多少的影响其怯生程度,如果一个婴儿由少数几个成人抚养,他所怯生程度可能比由许多人抚养的婴儿来得高。

  ⑤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与照顾者的关系越密切,见到生人就越易产生害怕。

  ⑥婴儿接受的刺激。婴儿获得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越多。怯生程度越小,因为这样的儿童已习惯于接受各种新奇的刺激。

  47、克服害怕的心理方法:

  ①对抗性条件作用。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③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堀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的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的减少害怕的程度。

  ④认知疗法。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思想作指导,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

  48、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

  ①沮丧;

  ②社会退缩;

  ③焦虑反应;

  ④青少年抑郁症;表现为: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49、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的发展、理智感的发展、美感的发展。

  50、道德感的发展.

  ①直觉的情感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体验。

  51、培养儿童道德感的注意事项。

  ①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

  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使他们从小能

  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示厌恶、蔑视、羞耻,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③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

  52、理智感的发展。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幼儿求知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

  “破坏”行为。(玩具)

  53、培养儿童理智感的注意点。

  ①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创造。

  ②儿童在游戏和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要及时予以表扬,尽量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情绪。任务与要求要切合儿童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儿童认识活动中的优势领域和兴趣。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

  55、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

  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特征所吸引,如色彩鲜艳、新奇性;

  二、是真实感。

  56、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到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

  (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

  (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57、良好情绪的特征:

  (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

  (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

  (3)情绪稳定;

  (4)能控制情绪冲动;

  (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

  (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58、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方面组成,

  即伊底(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底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

  59、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口唇期(0-18个月)这个时期婴儿主要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咬等口腔的刺激活动获得性的满足,口腔一带是获得快感的中心(性感带:嘴、唇、舌、牙齿).

  肛门期(8个月-4岁)这个时期儿童肛门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而肛门粪便的潴留和排泄均能得到快感。

  性器期(3-7岁)力比多这时集中投放到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主要来源,表现为抚摸生殖器和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

  潜伏期(5-12岁)儿童从5、6岁后,性冲动开始进入暂时停止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开始。

  生殖期(12-20岁)男女儿童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性的能量又重新涌现出来。性感带是生殖器,性的活动主要是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

  60、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①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②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三部分,即伊底、自我、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对开创心理动力学,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欲,重视意识、轻视或无视无意识的倾向是个重大的贡献。

  ③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或里必多,把性的作用强调到如此不恰当的程度,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学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④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61、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

  ①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量,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里性欲向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

  ②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③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62、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其中5阶段。

  ①口腔的——感知的(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②肌肉的——肛门的(基本自主感对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任务是发展自主自主性。);

  ③运动的——生殖的(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任务是①发展良心;②获得性别角色);

  ④潜伏期(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任务是这个阶段儿童已进入学校,第1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

  ⑤发育期青春期(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

  ⑥年轻的成年期;

  ⑦成年期;

  ⑧成熟。

  63、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

  (2)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3)重视教育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同伴的作用、教师的作用,还有游戏的作用。

  (4)未完全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

  (5)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64、青少年在探求、实现自我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失败的情况。

  一是同一性拒斥,二是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拒斥:这是个体过早的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或者说是过早地停止了对同一性的探求。

  同一性混乱:这类青少年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成清晰的牢固的自我同一感。

  65、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社会化因素,三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同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66、最初的个性或气质.大部分儿童可划归为三种气质类型:

  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

  二是“困难的”儿童,三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67、体貌与性格的影响.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

  68、成熟速率的影响.成熟晚的男青年比较多地感到自己的不足;

  早熟者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人与人相处中能承担成人的角色。但是在要求取得成就和别人的承认方面没有差别。成熟早的女孩相对于成熟迟的女孩来说,可能存在一些不利的社会条件。似乎晚熟随女孩更有利些。

  69、父母管教类型的纬度:

  控制和爱。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分为四个类型:

  ①权威型父母——控制+爱;

  ②专职型父母——控制+不爱;

  ③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

  ④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

  70、父母的作用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

  (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

  (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

  72、家庭的物理环境有两种变量:社会变量和物理变量。社会变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成人—儿童,成人—兄弟姐妹—儿童。物理变量是指除人之外的物质条件及其组织和安排。

  73、简述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占用了儿童大量的时间、电视中不健康的内容可以影响孩子的上进心、电视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儿童提供娱乐,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孩子学习及掌握大量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对儿童的反应能力及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好处;对儿童看电视加以正确地引导,家长采用一些灵活的限制措施,如限定看电视的时间及所看的内容,电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有益无害的。

  7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依从性和被动性: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成人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当作是自己的评价。

  表面性和局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都集中在自我的外部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

  情绪性和不确定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对权威的评价及对自己评价总是偏高。加之评价的依从性和被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很不稳定。

  75、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学龄初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2、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

  75、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渡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2)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

  3)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

  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判性。

  5)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概括程度的、涉及到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76、综述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生理上的原因: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青春期,身高体重剧增,性成熟开始。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

  “成人感”。

  心理上的原因:在身体迅速发育的同时,少年获得了一种心的思维能力,能够对自己心里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的思维能力。也叫反省思维能力。

  社会的原因:随着身心发展,儿童进入了高一级的学校,儿童在家里和学校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随着父母和老师还未把儿童看成成人来对待,但也不再把他们当孩子了,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特点: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儿童一方面更加自觉地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也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看待,享受有成人同等的权利。

  自我的分化: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儿童不仅能认识和评定自我的所作所为,还能把作出这些行为的自我作为客观的对象加以分析、评定。

  自我十一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青少年强烈的渴望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十分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

  的重要机制。

  77、简述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性别认同(2-3岁):了解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同时知道别人的性别。

  性别稳定性(4-5岁):儿童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

  性别一致性(6-7岁):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着服饰、形象和活动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性别一致性的获得意味着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完全形成。

  78、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但女孩不一定喜欢或对所谓女子气的活动感兴趣。女孩往往转向偏爱男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79、性别差异的表现。

  1、身体和动作方面。

  2、认知方面

  (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学龄前的差异不明显。从学龄期起智力上明显出现性别差异,女性智力优于男性。但是,这种优势到了青春发育期就开始有所下降。当男性青春高峰期到来时,男性的智力开始逐渐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愈益明显。青春发育期结束才逐渐减弱继续扩大的趋势。男性在智力发展分布上智愚两端都

  比女性多,而女性的智力发展较为均匀。

  (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语言。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但是她们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甚至在词汇方面就比男孩差。感知。男性的视敏读优于女性,至少从青春期起是这样。女性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力。记忆。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以思维类型划分,男性偏于逻辑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

  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女孩参加社交方面的活动比男孩多,男孩对物体和事情更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更感兴趣。女孩在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

  80、性别定型化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1966年提出,性别类型化是认知发展变化的结果。

  2、性别图式理论。一旦儿童获得了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凡背离性别规范的事情,儿童很少注意它或记住它。

  3、社会学习理论。性别定型化行为是通过于其他形式的行为一样的过程学会的。

  4、人类心理学理论。米德指出,因性别不同而显现的人格特性或角色扮演并非源自生物学基础,而是因文化模式而定型的。

  81、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①荷尔蒙的影响。

  ②大脑单侧化功能对认知性差的影响。男子胜过女子最突出的方面是几何学。

  ③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智力的影响。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畸变都会影响个体的智力。

  82、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关于男孩形成男子气特征方面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都认为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如果男孩与父亲的分离是在6岁或更大一些,他们的行为就与核心家庭长大的男孩没有什么区别。过度的保护和限制,使他们从小就无法从事男孩的冒险活动。到了中学,往往男学生的成绩要比女学生好。

  83、双性化与无性教育。双性化个体比性别类型化个体更健康,更具适应性。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

  84、依恋发展过程:

  ①第1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6个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85、依恋类型。

  A类型:回避的。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B类型:安全的。母亲在时玩,不在时苦恼。

  C类型:反抗的。逢母亲要离开时,极度反抗。

  86、形成依恋类型的原因。

  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婴儿的食物需要显示高度敏感性的母亲,其婴儿都属于B类型(安全的)依恋。要使儿童获得安全的依恋,母亲或别的照顾者在抚养婴儿时,有两点十分重要:

  (1)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即所谓的敏感性和同步性;

  (2)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依恋的发展是个双向过程,既有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也有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87、母亲的教养行为:

  ①反应性——对婴儿的哭、叫唤、语言等的反应比例;

  ②积极的情绪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

  ③社会性的刺激——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

  88、依恋的理论.

  1、习得性理论。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

  2、心理分析理论。婴儿在能够满足其生物学上需要的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具有性特征的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心理分析理论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

  3、社会学习理论。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无论是心理分析理论,还是社会学习理论,都强调婴儿的依恋行为是由母亲的喂食引起的。现在,社会学习理论已不再专门强调喂食的重要性,认为照顾者与婴儿接触时为婴儿提供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刺激已成为婴儿最重要的、最可信赖的刺激。与此同时,照顾者便成了依恋的对象。学习理论者与习性论者一样,认为依恋是母子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

  4、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推测,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到母亲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满地解释依恋的产生。

  89、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①对照料者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

  ②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

  ③儿童与照料者父母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④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90、同伴的作用。

  ①同伴是强化物。

  ②同伴是范型。

  ③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

  ④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

  ⑤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91、同伴关系的发展:

  1、婴幼儿的早期交往。头六个月的婴儿就能互相接触、互相注视。第二年的儿童一对一地放在一起比把许多儿童放在一个大房间里一起活动更有利于社交。

  2、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92、赛尔曼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

  5个阶段:

  第1阶段(3~7岁),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建立的友谊能保持很长时间。

  93、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

  2、交往技能的训练。三种:

  可供选择的方法。

  预料活动结果。

  理解原因和结果。认知技能训练有利于儿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提高自信、适度表达情绪、抑制极端冲动有用。

  3、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于利他行为的实践。

  91、塞尔曼的角色采择:

  ①自我中心的观点;

  ②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

  ③自我反省;

  ④相互角色采择;

  ⑤社会和传统体系的角色采择。

  92、儿童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游戏、学习和劳动。

  93、游戏的理论.

  霍尔(Hall)的“种族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活动。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可以使肌体不受外界的任何约束,从中获得快乐。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作儿童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

  5、主要的游戏理论有以下几种:

  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

  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习得行为,游戏遵循“效果律”。

  94、游戏的种类

  1、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

  ①创造性游戏。

  ②建筑性游戏;

  ③教学游戏;

  ④活动性游戏。

  2、按智力发展水平分类。

  ①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

  ②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

  ③象征性游戏,

  ④创造性游戏。

  3、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①无所用心的行为。

  ②旁观者行为。

  ③单独一人的游戏。

  ④平行游戏。

  ⑤联合游戏。

  ⑥合作性游戏。

  95、游戏的作用。

  ①游戏和认知的发展;

  ②游戏和社会能力;

  ③游戏与情绪;

  ④游戏与个性。

  96、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97、道德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禁止做社会规定不允许做的事;二是去做社会规定应该做的事。

  98、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1)研究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情况。

  (2)研究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由效果论转向动机论。

  (3)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

  2、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3、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低年龄儿童的道德不成熟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认识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和实在论(把主观经验同客观实在混同,如把梦境看成是现实存在的事物);

  二是对权威的服从。儿童服从成人指示,视规则为神圣不变的东西。儿童要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99、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①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a.集中于自我时期

  b.集中于客体长久性时期;

  ②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到10岁):

  a.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

  b.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为别人也这么看c.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

  d儿童把惩罚看做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e.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③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到11岁以后):

  a.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

  b.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冬季

  c.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较高的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别人

  d.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e.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

  100、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2、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3、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

  4、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101、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儿童基本上按行动的结果判断是非。

  (阶段1)服从和惩罚;

  (阶段2)相对论的快乐主义;

  2、习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

  (阶段4)维护社会制度与权威的道德;

  3、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

  (阶段5)民主的承认法律;

  (阶段6)普遍的原则。

  102、柯尔伯格促进道德发展的研究方法:认知冲突法。认知冲突法有两程序:

  1、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

  2、引起两个相邻发展阶段学生的讨论。他还十分重视角色扮演的作用。

  103、柯尔伯格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提出的建议。

  了解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提供通常稍高于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与现有的水平加以比较,引起冲突;帮助体会冲突,使他意识到采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更为合理;培养儿童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方面判断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把即将继起的道德阶段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

  104、简评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

  ①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

  ②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

  ③关于道德阶段的真实性问题。批评柯尔伯格道德理论发展阶段

  真实性的另一个重要理

  由是,他的实验依据不足,因为他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方法是横向法。

  10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这三者互相决定、共同起作用。

  2、替代强化。

  3、观察和模仿。

  106、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型获得的。

  107、攻击性行为与四个因素有关。

  ①受挫驱力的强弱;

  ②受挫内驱力的范围;

  ③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

  ④随着侵犯反应可能遭受惩罚的程度。

  108、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二、移情作用。三、羞愧感。

  109、移情包括两个认知成分跟一个感情成分。

  认知成分有

  ①辨认和称呼别人的情感状态;

  ②采取别人的观点。感情成分即是能引起相应的情绪。

  110、自我控制水平的测量方法。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的测验、图形配对测验、迷津测验、抵制诱惑和延缓满足测验等。

  111、提高自我控制水平的训练方法。有意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自我监督、积极鼓励、榜样和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1、试验名称:视崖实验。

  设计者:吉布森和瓦尔克。

  设计意图:为了了解儿童对深度知觉时先天具有的,还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但是还不能由此断定深度知觉是先天的。

  2、机械蜗牛实验。

  设计者:皮亚杰

  实验目的:了解儿童的时间知觉。

  结论:儿童感知时间有极大的困难。

  4.5-5岁儿童还不能把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来,

  5-6.5岁的儿童把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分开,但仍不完全,

  7-8.5岁儿童才能把时间和空间

  关系分别开来。

  3、三山实验:设计者是皮亚杰。结论:直觉思维阶段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

  4、幼儿园中班孩子告状。

  2、3岁的儿童已经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进入幼儿园后,随着各种行为规则的掌握,道德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班幼儿渐渐地在形象水平上懂得了一些道理,开始把自己活别人的言行与一定的规则和行为体现的榜样向比较,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

  5、儿童破坏玩具。

  幼儿理智感的特点之一就是破坏行为。

  儿童的破坏行为求知欲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常生活中许多在成人眼里是十分平凡的事情和东西,在儿童看来却感到新奇,所以他们要问,要动手拆,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珍惜儿童的这种探究热情,并创造条件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6、金属母猴实验。设计者是哈洛。三个实验各说明了:身体接触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儿童早期没有形成正常的依恋,对后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母爱剥夺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只要条件适宜,异常的形位模式仍有可能逐渐恢复。

  7、对偶故事。设计者是皮亚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这一过失行为的道德判断:5岁以下的儿童没法做比较,6岁以上的儿童能做出回答。

  6-7岁儿童说A更坏些,他打破了15只杯子,他们根据杯子打破的数量做出道德上的判断,也就是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10岁以上儿童说B更坏些,这时儿童已注意行为的

  动机和意图,即从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判断。

  8、儿童说谎反应的例子。设计者是皮亚杰。低龄儿童说甲更坏些,谈么根据儿童说话跟客观真实性相差的程度大小评定谎言的严重性,而不是看有意欺骗的程度。年龄大些的儿童认为乙庚坏些,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效果论转向动机论。

老师二维码

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江苏自考28053幼儿园教师道德与法律修养押题资料
下一篇:江苏自考28051当代世界学前教育押题资料

苏州自考网书籍购买地址

苏州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