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访问苏州自考网!  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星期三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苏州自考已经开始

距1月自考准考证打印 已经开始

所在位置:苏州自考网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正文

江苏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押题资料

2021-06-28 17:06:46   来源:苏州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中国文化概论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一、“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①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②“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③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上,《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化”: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在古代典籍中,化一般指教化

  (3)“文化”:《说苑·指武》把文化连用“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中古经典的“文化”含义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文化”与英语中的“culture”对译。

  二、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钱穆《中国文化精神》:“文化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三个特征: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个特征: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

  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三、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辨析

  ①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②文化观念:指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2)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

  ①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以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的特点。如律诗盛行于唐、词盛行于宋等都是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观察捕鱼、月晕与风、元曲等都属于文学现象。在诗歌题材问题上,律诗盛行于唐、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等,这些都是人们观察出的现象。

  ②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等。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3)文化内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

  ①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平常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是针对其文化内涵而言的。

  ②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连启超认为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可以看作是时代的思潮。

  ③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拿今天社会来说,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等,均属于此。

  四、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

  (1)民族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2)国别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由中国境内 56 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五、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是靠口头传承。

  六、传统文化的定义:

  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七、文化传统:

  定义: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其性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文化传统应秉持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的,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八、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的物品。这些物品被发现和经鉴定后,要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加以认定和著录,并分级加以保护。

  (2)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辨析☆☆☆

  ①物质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点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通知、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如传统工艺、民间戏曲、民间特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而变得保护难度很大。截至 2013 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斯)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仰、珠算、中医灸针、京剧、皮影戏等 30 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九、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十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要涉及一部分全人类文化的普遍规律,但它不同于仅仅以研究全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普遍规律为目的的人类文化学。

  十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观察与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的意识,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十三、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十四、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首先应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注意:越是在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他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

  十五、地理与人群分布

  (1)历史上的人群分布☆☆☆

  ①中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湟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西羌。

  ②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北地区、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③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④四川盆地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

  ⑤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的人群,鲜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

  ⑥华北平原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利于舟楫之便和人们的交流。东部有泰沂山地,有利于人们的文化创造。该地区历来就是发达的农业区,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创造与发展。

  ⑦珠江水系和岷江水系在秦汉时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后来还有傒、俚、僚等族。

  ⑧黄土高原地带是四塞之地,真可谓表里山河!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更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著名学者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 3000—前 1100),其时间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寒暖交错期(前 1100—1400)从西周到元朝初期。从春秋至西汉时期,进入了第二个温暖期。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期。从隋唐至北宋初期,进入第三个温暖期。

  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第四个温暖期。寒冷时期(1400—1900),从元朝初期到光绪年间,又称为“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期”(1900—)。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十六、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1)广大地域影响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世界上几个古代文明,古埃及发生于尼罗河,巴比伦发生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中国文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所依赖的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有专家指出,夏商周时期所谓的“诸侯”,实际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族长。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甲骨文中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在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形成。在中国,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缘: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十七、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因此人群间为争夺生存居住地的斗争过于残酷。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方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十八、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古代的“九州”:《尚书·禹贡》(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

  (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如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的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形成的第1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国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④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桐城以文章扬名,桐城派的方苞、姚鼐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清朝时期浙东一代重史学,受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代崇尚经术,受戴震的影响。还有“吴学”、“扬州之学”等,都与典范人物有关,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十九、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先秦时期的几个重要文化区域:

  四大基本经济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先秦地区各地风俗文化:

  ①关中地区: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有先王之遗风。好"玩巧末业”风气。

  ②河东、三河之地:历来是先王都城所在地区,地狭人多,风俗俭啬。

  ③晋北地区:民风剽悍。

  ④邯郸: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任侠尚气也是这里的特色。

  ⑤燕:民风刁悍。

  ⑥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好儒习礼。

  ⑦楚地,司马迁一分为三,即西楚、东楚、南楚。

  二十、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

  (2)《尚书》的传承,在秦汉之际曾有断绝的危险。陈寅格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

  二十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1)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中提出了不违天时观念(2)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的办法,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3)南北朝至唐中期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黄河八百年安流的原因)(4)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为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 万棵梧桐树和棕榈、漆树。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每家必须栽种 200 棵桑树、200 棵枣树和 200 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范围。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 10 亿棵左右。这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功绩。

  二十二、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

  (1)土地的开垦:①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尽地力之教”。②汉武帝时期“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区田法在明清盛行。③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勰提出主张土地“量力而行”。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它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书籍)中明确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行”。

  (2)水利的兴修:①先秦两汉时期,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②西北地区的宁夏,在南方经济中心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就有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

  (3)运河的开凿:①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

  ②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永济渠,北达涿郡;偏向东南的一支称通济渠,南与山阳渎、江南河相连,直

  达余杭。③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④元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二十三、古代改造自然的一些失误

  (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的描写虽带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

  (3)唐宋以后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开始是在江浙,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一个不利的结果是因过度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致使那里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中上游地区林木的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在逐年增加。

  二十四、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就像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一样,先秦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二十五、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1)新石器时代及其特征: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形成等。专家指出,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精神生活。

  (2)三大文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的手工业,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3)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和特点: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

  二十六、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1)三皇五帝: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2)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①黄帝时期:《史记》记载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有二:①战争;②宗教活动(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②颛顼时期: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祭祀行为专业化,实际是高级宗教的确立。而帝颛顼则在濮阳建立都城帝丘。

  ③尧舜时代:“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将一年确定为 366 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尧典》载于《尚书》。

  ④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它关系着农耕大事,这正是黄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它所以能将众多的人群辐辏在一起,是因为这宗教中心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因此可以说,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3)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二十七、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文明进程的开始☆☆☆☆

  (1)尚忠的夏文华:夏王朝(历时近五百年)的活动区域集中在豫西和晋南,这是夏人的大本营;考古发掘出“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认识夏文化的第1手资料。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族群的代兴。夏代开始了族群相处的新的关系模式——战争征服;

  (2)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 20 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但研究显示,商朝力量越是强大,祖先神灵祭祀越占据主要地位。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祖先神是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殷人一年之中总是不间断地轮流祭祀着祖先,大量的人祭是不可少的。据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记载,甲骨文中“尹”的意思是巫师之长。

  (3)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①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做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据记载,周人允许殷商遗民去经商,而周人的子孙则不行。这势必造成行商是一种“贱业”的概念。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一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②分封制的历史作用: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二十八、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主要观点:

  ①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

  ②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

  ③他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

  孟子的主要观点:

  ①孟子发展而成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如“五亩之宅树之桑”等。

  ②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

  老庄思想:

  ①“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

  ②庄子的哲学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的生存于世界之中。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③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家讲究超然外物,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老子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等。

  法家思想:

  ①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

  ②后期法家集大成的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在“法”的方面,后期法家使“下约民”的一面畸形发展,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所谓“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③先秦的法家分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等;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其强调建立普遍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目的是富国强兵。

  (5)墨家思想:①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是位手工业者。②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6)名家(又称刑名家):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

  (7)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始终”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九流十家”是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是由汉代人总结出来的。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二十九、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1)经略南方:秦朝在以武力将东方六国吞并之后,马上向东南、华南古老的“百越”和西南地区的“西南夷”进军。秦在那里凿渠修路,建立政权,征发内地人前往定居,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文工具、技术和文化,对开发南方做出了贡献。两汉时期,中原同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秦汉时期对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漫长的南方开发历史做了开端。

  (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

  ①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②打击匈奴的后果: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直接影响着汉帝国的内政;而对付匈奴,又直接引发了西北边疆的开发及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的打通。先秦时期,秦、赵、燕都曾修建过长城。

  ③西域:狭义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 36 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当时的意义是打击匈奴,而其深远意义是文化的交流。

  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 200 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3)民族内附的情况:“四海一家”及“大一统”的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秦汉开拓边疆,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秦汉王朝为了维持边疆的安定,对异族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这种同步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双方人群没有一个胜利者,而胜利者是文化自身。

  三十、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1)中央集权制:皇帝之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内朝官逐渐取代外朝官,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2)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

  ①察举: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①孝廉②茂才③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②征辟:后世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辟的内容。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的征辟。③考试:汉代的考试是与察举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各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试等等。

  三十一、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

  (1)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

  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商鞅在秦国变法,提出“驱农归战,利出一孔”的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

  (2)小农的黄金时代: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3)重本抑末的内涵: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土地商品化,流民的增加使得社会失去稳定,小农的破产回事王朝统治基础瓦解,重本抑末的实质是皇权。

  三十二、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1)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公元 134 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成立乐府机构大力采集民歌,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表现。

  (2)经学与王莽新政: 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

  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

  (3)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西汉初朝廷依靠的是一批功臣。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多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的官僚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天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和门第。

  三十三、西晋灭亡引起的变动☆

  (1)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在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

  (2)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

  (3)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也经历二百余年的时间,从永嘉一直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3)南朝士族的文化作为:①魏晋最重要学术现象是玄学,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玄学之风在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②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时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尊玄重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境界,超越现实而与天地自然相接,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风尚的产物。

  三十四、开发江南

  一般所谓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南朝的都城建康及军事重镇荆州和益州都是当时重要的城市。

  三十五、佛教的传播☆☆☆

  (1)佛教传播的过程:①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

  ②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磐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空观”与道家讲的“无”,有相当大的近似,所以特别盛行。般若学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磐学的重要人物。涅磐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2)佛教发展的南北之分: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皇帝佞佛以梁武帝为最甚,他曾四次出家。北朝“偏于教”。南朝信佛喜兴建寺院,北朝喜欢立塔造像。

  (3)《神灭论》:范缜所著,在书中,他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无神论。此论一出在南朝上流社会激起轩然大波,但范缜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和捍卫真理的气概。

  三十六、民族大融合

  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溪、俚、僚等。相当多的汉族知识分子因此受到重用,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等。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举其大端,一是胡服的流行。二是胡床胡坐。三是魏晋以来的“雅乐”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胡乐”。

  三十七、唐朝开放精神极其影响☆

  (1)三省六部制: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继续和补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尚书省最高长官因权力太大,又因下有六部,唐初以后基本不设,三省长官议政之所称政事堂。

  (2)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①尚武精神。唐朝早期之所以采取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尚武精神。②开放的民族政策。唐朝皇帝被推举为众多民族的“天可汗”,各部落长可以在本族群区域内称汗称王,并得到唐朝的册封。③崇佛教与重诗文。

  (3)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给北宋带来的影响: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这一切,追溯其源,都与唐朝开放的边疆政策有着直接的链条般的联系。

  (4)唐崇尚诗文的原因:选拔政治人才,吟诗作赋并非必要,但在皇帝心目中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因此在科举考试中,也要考察诗赋。

  三十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

  (1)两税法:安史之乱更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所以到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意义: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两税法的实行,使地主阶级、工商业者放开手脚去兼并土地、经营产业,贫苦的社会阶层也因此获得了一点自由。清贫可以少出或不出赋税,他们就可以用契约的方式向地主租赁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多了。

  (2)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效,总的说来是失败了,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3)新党旧党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问题。

  三十九 、社会经济的高涨与文化现象的更新☆

  (1)市井文化的兴起: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是白话小说之祖,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

  ②宋代的“走马灯”游戏利用的是热气的动力学原理。

  ③唐代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述了各种农具,包括曲辕犁。

  ④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与北宋,作者是沈括。

  ⑤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几个高潮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就是唐宋之际,这几个时期都是生产开发的高涨期。

  ⑥在宋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天下瓷都”。

  四十、民族传统复归下士的文化振作☆

  (1)中唐时期的文化: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与此相辅相成,他又打出了“攘斥佛老”的大旗。

  (2)古文运动: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是韩愈开始提出的,指的是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韩愈及其追随者大力提倡这种文体,后又得柳宗元积极支持与配合,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即所谓“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文从字顺”,自创新意新词。韩、柳古文运动开拓了散文新天地。

  (3)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他所领导的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的新乐府运动,实际有意恢复着《诗经》、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4)理学的内容:从北宋起,理学兴盛起来。理学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四十一、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

  元朝的四等人:

  ①蒙古人:蒙古人是一等人,他们是征服者和主人。

  ②色目人:色目人是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③汉人:汉人是第三等人,包括汉族人和原来辽国、金国的契丹人及高丽人。

  ④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

  世界性的文化交流:

  ①回族: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②孟德高维诺:13 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 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③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

  ④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马可波罗因此被任命为扬州官员。

  (3)元朝政治在经济上的负面作用: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发展势头。这仍与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陋有关。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此外,滥发纸币作为搜刮发财的手段。元朝所重的商业,带头鲜明的奸商气。斡脱商人的行径,暴露出蒙古人的重商是变相掠夺的本质。

  四十二、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两代的立国精神☆

  东西方的相遇:

  ①葡萄牙人于 1553 年(明嘉靖三十年)以暴晒贡物为名,赖占了澳门。稍后,荷兰人占据了中国台湾、澎湖。②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最为著名。

  ③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 1705 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

  (2)明清两朝的立国观念

  ①替农民做主,是贯穿于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直接领导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设十三道监察御使百余人;为了防止六部官员违法乱纪,又设六科给事中,两者合称科道两衙门。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

  ②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随着南方经济的高涨,需要更高明的国家政策来保护它,但习惯于小农思维的明清王朝根本做不到。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是罪魁祸首。具体表现为:国家商税繁重;清朝的情况是“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③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④摊丁入亩: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⑤锦衣卫:朱元璋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锦衣卫在他的儿子朱棣当皇帝时,丧失了那点保护民众的意味。

  ⑥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宋代以来,世家大族没落,代之而起的是庶族地主。为了自己在地方的势力,也为了在土地兼并盛行的社会里加强实力,宗族关系在这个时期普遍加强。在两宋的士大夫,就已经注意到它防止小民破产和维系人伦风教的作用。明清两朝更看重它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的作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教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稳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教的专制联成一气。

  四十三、元明清三朝的文化政策与知识阶层的文化活动☆☆☆

  (1)元朝时期的文人:

  ①儒户: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②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一个高峰。他们的剧本或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讴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的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现实和意愿。关汉卿《一支花·不服老》用敲不破、打不碎的铜豌豆来比喻自己往烟花路上走的决心。

  (2)明代文人的正统与非正统:

  ①明代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②明朝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育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需注意的是其中的徐光启,是一个天主教徒,与利玛窦关系密切。

  ③心学:明初是把朱熹思想定为一尊的,思想界经长期沉闷后,王阳明的心学就作为一种打破沉闷的思想问世了。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

  (3)清朝的学术状况:

  ①文字狱:文字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命思想的任务及著作,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②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

  ③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曾参加过南明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在湘西的山洞里发愤著书,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早年也参加过抗清活动,入清后拒不仕清,治学主张“经世致用”,并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要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参加了反魏忠贤的斗争,抗过清并终身不仕,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思想。

  ④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龄《聊斋志异》、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四十四、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文化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一个国家的集体文化和日常文化。它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具体条件形成的微观发展形态,成为中国人历史智慧的宝库,它是我们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内在依据。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是农学与农政结合的产物,是国家知识、国家政治和国家科学。它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它的范畴包括大农业概念,即除了农业外,还有牧业、林业、渔业、手工业和商贸活动。但以农业为主,以农业为本。

  四十五、中国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文化☆☆☆☆

  夏代发明了观察星象物候的办法。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1个农业盛世是在汉代以后。到南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全国粮食产量的第1位。明代在立国初期,进行了清丈田亩、订定赋税的工作,继而又编制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土地、人口的直接控制。

  (1)农耕知识系统

  ①“农耕仪式”的类型及功能: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因此各种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和禳灾仪式。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入冬后,举行冬藏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祈祷来年的丰收。中秋月饼便是一种秋报食品。

  ②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勤农观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唐《开元古经》和《四时纂要》是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文献,它们对以农业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作了总结。

  (2)农耕灌溉系统

  ①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很早就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一向以农耕与水利并重。

  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我国发展起来的一套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②我国南北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土资源和灌溉条件也不尽一致。北方农业文化是麦黍型农耕文化,其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

  ③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④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影响,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各种农业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被认为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这套历法文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社会的发展。

  ⑤我国现存的第1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 137 年的《淮南子》。

  (3)农具应用系统。到宋元两代,农具发展到高峰期,元王桢在《农书》中,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大量搜集和描述了农具系统的资料。

  (4)农书流通系统。①主要农书:汉崔实《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②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统筹水土利用规划;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人力胜天说,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

  四十六、传统手工业活动☆

  (1)工匠及其手工业者的传说:包括能工巧匠传说、发明传说、地方土特产传说、中医草药传说等许多传说种类。例如,神话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桑蚕业起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等。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

  (2)我国的手工业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具雏形。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业已进入高峰期。到了汉代,青铜器生产的生机和气势都不复存在了。商代已经流行灰陶和白陶。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使用。

  四十七、传统商业活动☆☆☆

  北魏全盛时代,在洛阳宣阳门外设“四夷馆”,用于接待外国客商。

  (1)传统商贸的四种方式:

  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战国时代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在长安、洛阳、临淄、邯郸、成都等地已形成商业网点,到了唐代,还出现了专卖店。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了自己的活力。

  ①市。自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动,《易·系辞下》有所记载,就是说,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②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

  ③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开集有固定的日期,通常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

  (1)④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为庙会。

  (2)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

  ①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也有推车、挑担或临时设货架的。

  ②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我国历史上的徽商和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还曾出现“船帮”“驼帮”“车帮”和“马帮”四大商帮。

  ③坐商经营。小者如定点商铺,大者如商号。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贸易集团。

  (3)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方式:①市声。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一种是叫卖声,一种是代叫声。②商幌。类型大致有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和灯具幌子等。③牌匾、字号。坐商历来还有起好字号的传统,字号即商号店铺名称。过去字号选字,多用“祥、和、福、泰、昌、盛、兴、达”之类。

  四十八、中国传统生产文化的基本特征☆☆

  (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中国早期的个体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以工补农,作用:①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

  四十九、传统服饰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1)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环境标志变现为人适应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的地理环境有服饰不同。性别标志,原始服饰已有性别差别,男女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体型标志,指高矮胖瘦等人体条件。年龄标志,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年龄组的标志。

  (2)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

  ①信仰标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服饰图案,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自然崇拜的信仰。例如:汉族服饰中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至尊至贵。

  ②阶层标志。封建观念带来了服饰的阶层性,黄色是皇家的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标志,灰色、蓝色衣服称为平民百姓的标志。“葛麻”和“丝绸”称为贫富的标志,长袍马褂称为文人学士的标志,短衣麻褐是下层苦力的标志。

  ③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把换装当作一种重要的人生标志。如传统汉族男子成年礼为“加冠”,丧服称为“五服”等。

  ④政治标志。服饰还往往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政治体制。新中国成立后,衣服颜色基本上是全国一律的灰、蓝二色。

  ⑤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职业的地发展,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

  ⑥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稚拙美、古朴美、单纯美和自然美等。

  五十、传统饮食文化的结构和分类☆

  中国烹饪口味的地方差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1)传统饮食文化观:①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②节约粮食。古人说的节约,是从爱惜劳力的角度讲的。今人说节约,更强调爱惜自然资源和全球环境,这是古今思想的差别。③人格教育。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④食疗观。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面就写到了饮食卫生。

  (2)饮食文化的群体实践,。我国的群体饮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仪式饮食。如祭祀、军事、政治、外交、红白喜事、寿诞庆礼等。

  ②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在古汉语里,把上层阶级尊称为“肉食者”。底层庶民为食“菜”者。

  ③节日饮食。如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中秋的月饼,腊月的八宝粥。

  ④社交饮食,侗族的四月初八“乌饭节”,女儿回娘家吃乌饭,说“姑娘话”。

  ⑤待客饮食,即请客吃饭

  ⑥馈赠饮食。提食馈赠,起源于先秦

  五十一、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构和分类☆

  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下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

  (1)居住方式。中国是长期的农业社会,从西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

  ①院墙。院墙是居室的外边界。

  ②院门。院门是居室的入口,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也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正式通道。院门也是神灵的把口。

  ③庭院。居住院落的用途,一是迎神祭祖,人神相处;二是日常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传统居室室内格局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在住宅方式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以四合院为例,正房建筑常高于侧房,一般由家长居住。

  (3)居住仪式。①选址仪式:一般认为,金銮殿(帝王之居)、寺庙(菩萨之居)和官府取正南方向,称“子午向”,平常人不能僭越。②上梁仪式:房子上“正梁”时,要举行上梁仪式。一般由“上梁诗”“掼梁红”“接财宝”“掼元宝(最热闹的步骤)”“吃上梁酒”几个步骤组成。③贺新房仪式:这一习俗的起源可能与古老的“避煞”信仰有关。④使用家具的仪式:人们往往围绕着床唱《撒帐歌》。⑤祭灶仪式。⑥搬迁仪式:凉山彝族的的搬

  迁仪式为各民族之“最”,蕴含着宗教和历史意义。

  五十二、传统交通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等。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径是能通过牛马的兽路,轸是能走牛车的道,涂是古代八尺宽的标准路,道十六尺宽,路二十四尺宽。陆路经常被水域隔断,人们便开路建桥,或开辟水路来连接和延伸陆路。

  (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东北的赫哲族人,使用狗拉爬犁。相传车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他的名字叫轩辕氏。最初的车是木轮车,俗称“大轱辘车”。水路交通工具是船。桥也是水路交通工具。

  (3)旅行观念:①旅行规矩:俗语说“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②旅行行业:江浙船家有一条行规,叫做“有钱没钱都过河”。

  ③旅行禁忌:在没有飞机的时代,人们认为乘船的风险更大,因此也格外小心。所谓船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禁忌,是在诉说人的担忧,也在祈求超人力的神灵来“保驾护航”,更多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的敬畏心理和祈求心理。江浙水运习俗,新船造好之后,船工要在船头烧香上供,祭谢鲁班祖师,接着放鞭炮送神,然后新船才能下水。这种仪式叫“做顺风”。船只启行时,各船之间必须保持沉默,不打招呼,以防说出不吉利的话来影响途中安全。江面行船,如有鱼跳上来,应马上放回水中,不可食用。传说鱼虾是龙王的亲戚,行船靠的是龙王保佑才能平安顺利,如果连龙王的亲戚到来都不尊重,那就对不起龙王,可能招惹灾祸。(4)交通行旅的文化意义:交通行旅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出门在外的不安全感;交通行旅习俗也反映了中国人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

  五十三、传统日常生活的基本观念☆☆☆

  (1)传统日常生活的家庭单元

  ①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②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③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其中男性以自己的出生为准,追溯自己与祖先的关系称为父系;女性以自己的出生为准,追溯自己与

  祖先的关系称为母系。

  ④姻缘关系:由婚姻形成的横向亲属纽带,也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血缘关系的结合。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形成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

  ⑤字辈谱。这是一个记忆性的文化链,可以把家族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几百年、上千年。字辈谱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辈分高的成员享有相应的尊荣,比辈分低的人说话有分量。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

  ⑥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⑦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

  ⑧人生礼仪。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在一个家族成员的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要分别举行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它是家族成员获得社会认同资格的一种文化制度。

  ⑨家族共同体:在中国以往的传统社会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⑩地缘凝聚力:对家庭来说,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2)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的文化要素:①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血缘社会的文化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②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③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3)以中国古代社会和希腊古代社会为例,论述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形态的差异:

  希腊早期的社会也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基础之上的,但希腊人生活在多岛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这种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为冲破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希腊较早进入了以地域与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古代中国地域辽阔,很早开始了定居式的农业,农业活动范围狭小,人们聚族而居,固定的生活使人们缺少突破血缘关系的内在动力。当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的建立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时,原始的氏族组织、机构并没有瓦解,它只是在功能上适应了新的需要。当商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统治部族内部仍保留着氏族组织,氏族血缘组织与社会组织有着密切联系,同姓宗族成为商朝社会的支配力量,商王国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商族共同体内的亲族组织是统一的。

  五十四、传统天文知识☆☆

  ①传统天文知识的分类。中国传统的天文知识包括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个部分。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人们将星空分为中宫(拱极宫)、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雀)。

  ②历法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定计时方式的方法。现在世界上通行的是西方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中国用的则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回归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日就是一昼一夜,古代采用干支纪日,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名循环使用。气分中气和节气两种。人们确定从冬至点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回归年。在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气。朔是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每两朔之间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十二个朔望月为一个历年。它的时间长度与回归年有一个差数,不到三年便相差达一个月。为了不使其与回归年脱节,必须在历年内增加一个月,这个月就叫做“闰月”。

  ③民间的计时制与器具。十二时辰,即以太阳南中作为正中点。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时辰为两小时。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日中午、日佚未、哺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每辰的起点称某时初或某初,正中点称某时正、某正或某半。计时器具有漏壶、香篆等。所谓漏壶,即用一固定尺寸的铜户盛水,在壶壁上刻画时刻的标记,再根据壶水淹没的部位读出对应的时刻来。香篆是将更香作成篆字的形状,点燃后,燃烧点沿着篆字的笔画推进,燃完为一整天。计时器具椰油用蜡烛和烟来计时的。

  五十五、传统算学知识☆☆

  ①传统算学的特点:应用性。、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②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的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③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的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韩信点兵。也称孙子算、鬼谷算、隔墙算、翦管述、秦王暗点兵。被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五十六、传统手工行业知识☆☆

  (1)许慎《说文解字》将工匠性质归纳为四点:能巧之人、能巫之力、能使之器、能作之坊。

  (2)手工业的生存之道全在技艺,一些传世精品及其特殊工艺被称为“绝活”。

  (3)手工技术的一部分内容是手工行业传说,包括能工巧匠传说、发明传说、地方土特产传说、中医草药传说等许多传说种类。例如,神话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从北京的故宫到山西的悬空寺,从河北的赵州桥到苏杭的湖亭水榭,到处都有他的奇思妙想和盖世杰作。

  (4)手工业技术在行业组织中传承,据《东京梦华录》说,宋代的开封已有“牛行”、“马行”、“纱行”、“果子行”、“姜行”和“大小货行”。

  (5)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

  ①祖师崇拜。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泥匠、瓦匠行的祖师是鲁班,铁匠行的祖师是老君李耳,厨师行的祖师是灶君,伶人行的祖师是唐明皇。②师徒相传。徒弟入行、出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

  ③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如说“熟行莫出、生行莫入”等。如过去麻行开始营业前,也要把算盘拨响,表示“算盘拨动,生意兴隆”;杂货行在开业前也要先把水缸挑满,表示“盘满钵满”的好兆头。

  五十七、传统中医药学☆☆☆

  (1)医学在古代被视为“方技”的一部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个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神仙”与“房中”两种方术色彩较浓的内容,与道教融合,脱离了中医药学的体系,“医经”和“经方”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

  (2)至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当时这还出现了一些古代经典医学著作,如以医学理论为主的《素问》,以针刺疗法为主的《灵枢》(后世将这两部著作合称为《黄帝内经》),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及《难经》、《伤寒杂病论》等。汉代已有“四诊”的诊断技术,“四诊”是望、闻、问、切。其中,主要是切脉方法的应用,使医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的变化,进行脉象变化和疾病关系的理性分析,摸索出人体的脉气循环系统,创立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

  (3)在宋代成书的《洗冤录》则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此书后来在我国沿用了六百年,为后来的各种法医书籍所模仿或参考,还曾被译成多种外文,在海外广为流传。

  (4)明清时期的传统医学成就,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 16 世纪时已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这一发明,直接启发了18世纪英国人贞纳对牛痘接种法的发现,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我国对药物的使用发生很早,有关药物的应用知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但药物理论的出现,实际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了“本草”一词,将药学当作一个医学分支,从这时起,药学才具有独立地位。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南朝道士陶弘景补充修订的《神农本草经》,以后,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心血完成了集祖国药学之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为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史提供了一部药学百科全书。

  (6)肺腑学说。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统称“六腑”。两部分合称“腑脏”。这一学说的核心是“脏象之说”,即认为五脏六腑长在体内,但其形象功能却表现于外。其实这种认识缺少解剖学的依据。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

  (7)针灸学说。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按照针灸学说,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直接施治。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1部专著。

  (8)经脉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另一支柱。根据这一学说,人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位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系统。这一学说对于中医学的长期临床实践,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强调人体的外表、肌肉与内脏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辨证关系,并依此为依据,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和事物联系发展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五十八、四大发明☆☆☆☆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它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造纸,据说造出来的纸质地良好,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很快在国内推广,使“天下咸称蔡侯纸”。自公元 6 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 8 世纪传到了中东阿拉伯国家,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又一项发明。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节省了工料,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公元 8 世纪,雕版印刷术传入日本,公元 14~15 世纪,雕版与活字开始并行于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3)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南宋发明管形火器,即近代枪炮的雏形。公元10 世纪左右,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 世纪以后,火药传入欧洲。火药在近代欧洲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

  (4)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划时代的事件。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已被用于航海贸易。在宋代,中国的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十分活跃,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的技术,后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五十九、中国传统技术的文化价值

  北京市珐琅厂研制的“普天同庆”大瓶成为香港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

  六十、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制度文化服务与制约着人类的群体活动,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维护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障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

  六十一、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六十二、宗法制☆☆☆☆

  (1)宗法制的产生及其特点

  概念: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产生: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与商代“父子相承”、“兄弟相及”的王位传递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传嫡不传贤的方式,遏阻了一般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简单地说,就是分地以封诸侯。

  特点: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2)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六十三、君主专制制度☆☆☆☆

  (1)概念: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在神秘思想流行的上古社会,王作为人间的统治者,其首要职责是取得与天神的沟通,以传达神的意旨,这就是《礼记·表记》所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特点:①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a.君主是全国的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拥有者。秦王嬴政在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为了树立统治权威,标榜功业成就,决定重新议定君王尊号,嬴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于是将三皇五帝的尊称合并,称为“皇帝”,并将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天子自称“朕”。

  b.中国古代有较为完整的法律制度,但这些法律不仅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权,而且封建皇帝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更改法律,三尺法,不敌君主意,“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

  c.郡县制:郡县早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的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朝吸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

  d.封建皇帝以土地国有的形式与赋税政策控制着国家的财政经济。君主将全国的土地、财富视作私产,“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

  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从中央政权机构看,自秦朝统一之后,皇帝随即就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以帮助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之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内朝官逐渐取代外朝官,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架空,二是分权。先秦法家申不害形象地描述了君主与官僚的关系:“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主与官僚永远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官僚机构也就只能是君王操纵下的办事机构。

  ③严密的人身控制。以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政权,将控制人民与占有土地视为国家的重要事务,他们有一套严密的人身控制办法,将人们紧紧地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之内。周朝的“司民”、汉代的“算民”都属于古代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

  六十四、科举制☆☆☆☆☆

  (1)两汉察举与儒家地位的确立。汉高祖刘邦在立国之初下诏,“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高帝纪第1下》)这是第1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

  (2)科举制: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制度不仅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设立经过: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在魏晋之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 年)开始向科举取士的方向发展,人们一般以大业三年(607 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4)特点:①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②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③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是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考试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从而有效地削减了门阀士族在官吏选拔上的世代权威,为广大庶族子弟参与政治开辟了道路。“求取功各”“忠君效国”成为一般士人百姓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抱负。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

  (5)积极影响: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不仅明经科要求应考者熟练掌握五经、三礼、三传等儒家经典,就是进士科除了考时务策外,还要考帖经和杂文。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

  只设进士一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内容,改试经义、论、策。进士一科的设立与对经义考试的重视,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

  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好的文化人才。科举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笔试是考试的主要形式,无论是诗文还是策论,都很看重人们对典章文物的熟悉程度与文学化的语言文字表达。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带着自己平时所做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被称为行卷。中唐时期,随着科举的扩大,陆贽、裴度、刘晏、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著名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发现、提拔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

  (6)消极影响: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在科举制度日益僵化的明清时期,统治者将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中心内容与指导思想,广大士子也只能揣摩古人的语气,“代圣贤立言”,绝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发挥,任何违背孔孟程朱的言论都要受到惩罚。就连行文的格式也有严格的规定,将八股文作为标准考试文体

  六十五、法律制度与社会伦理秩序的保障☆☆☆☆

  (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文化特色的主要表现:①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德行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②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终笼罩着整个社会,并指导历代的立法活动。③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政体,专制帝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始终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法律在古代社会里主要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

  ④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古代法律制度,与古代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礼强调等级特权,主张根据人的身份、地位进行区别对待。

  (2)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1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帝王“口含天宪”,法自君出。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

  (3)十恶:是古代社会中最严重的犯罪,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打击危害封建国家和危及皇帝人身安全与尊严的行为;二是维护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家族伦常的犯罪行为。

  六十六、礼的内涵、层次、功能☆

  它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是贵族等级的标志,是乡里庶族的规范,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的“五礼”。

  六十七、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与礼俗的变化☆☆☆

  (1)传统礼俗规制的起源。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相互习惯的适应方式,这种相互适应的、大家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荀子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使合乎社会秩序的欲求得到满足。先秦统治者往往在观风问俗的基础上“制礼作乐”,《礼记·曲礼》所谓“礼从宜,使从俗”。民俗是礼制生成与推行的基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俗制礼”。

  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义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的。

  (2)传统礼俗规制的特点:

  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这种伦理特性在古代社会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等级关系,礼的根本职能就在于依照等矩原则调整社会关系。所以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汉代儒家的礼治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先秦以来礼俗制度的等差原则被绝对化,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成是合科天道的礼教。

  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礼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其主要宗旨是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行为、欲望,达到一种中庸的状态,从而保证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基本条件。礼的调和作用在传统社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尊者、贵者、长者而言,要遵循礼制;对待从属人员,要宽厚、慈爱,避免因过度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尊长,安于本分。在宗法制度下,礼俗的重点在于服务尊长。礼俗的调和性在先秦得到特别强调,《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从形而上的哲学伦理思想,到形而下的日常行为规条,无不受到礼的制约。

  六十八、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的“五礼”。

  (1)祭祀典礼。祭祀典礼是皇家贵族与天神人鬼进行沟通联系的特定仪式,在古代称为吉礼。《周礼》列入吉礼的祭祀,分天神、地祇、人鬼三类。

  ①天神祭祀。是古代皇家祭礼中的重要祭祀活动。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气象神祭祀。气象神祭祀属于天神祭祀。

  ②地神祭祀。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③宗庙的四时之祭,在先秦已成为制度,所谓春礿、夏禘、秋尝、冬烝,春夏秋冬四季用新物荐享祖先。

  ④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祖意识浓郁。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死亡这一生理现象,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这体现了古代丧葬礼仪的等级性。

  (2)冠婚丧礼

  ①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礼记·冠义》说:冠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为“成人之始”。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汉代加冠的地点在宗庙,魏晋南北朝以后在王宫大殿,但在冠礼前后都要去宗庙祭告。士冠礼由嘉宾主持,嘉宾以缁布冠、皮弁、爵弁给受冠者三次加冠,并为之命字。

  ②古代婚礼中的“周公六礼”:纳采,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问名,男方再备雁,去问女子的名字;纳吉,男方将女方名字取回后到祖庙舌下,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女家;纳征,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请期,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 亲迎,婚期之日,男子带车前往女家迎娶。

  ③丧礼。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这本是周代的古礼,来自儒家礼制,汉代以后沿袭了这一丧服制度。死亡这一生理现象,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这体现了古代丧葬礼仪的等级性。

  六十九、庶民礼俗☆☆☆☆

  (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①四时祭祖聚族。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宗庙的四时之祭,在先秦已成为制度,所谓春礿、夏禘、秋尝、冬烝,春夏秋冬四季用新物荐享祖先。

  ②以节日聚会娱乐调节乡里社区关系。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大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以次拜贺 ,即按尊卑长幼至祖宗神位前依次拜祭,然后依辈分向家长贺年或互拜。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社交节日,民间通过观灯、舞龙、耍狮、玩社火、猜灯谜、走百病等节俗礼仪形式将整个社区联系起来。社日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一般以春社为重。

  (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

  ①诞生礼的家族意义。诞生礼是人生第1礼,主要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和以后的养育仪式。求子仪式、催生仪式、诞生庆贺的“洗三”礼、“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等诞生礼仪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洗三”是家庭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洗三仪式,由一位儿女双全的有威望的老年妇女主持,她一边唱祝福吉祥的喜歌,一边给婴儿清洗,洗去婴儿的胎气,意味着婴儿进入了人间。

  ②成年礼的家族期待。只有在举行了成年礼之后,年轻人才能取得按角色行礼的名分。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三种情况: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与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相对独立的成年礼。在南北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过称为“庆号”或“贺号”的成人仪式。

  ③婚姻礼仪的家族原则。婚礼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双方结合成夫妻的一种礼俗程式。婚姻的目的在于祭祀祖先和延续家族。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的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男女双方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婚姻关系的缔结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分为成婚之礼和成妇之礼。成婚之礼指男女在洞房花烛之后,同居为夫妻;而成妇之礼则是经拜见公婆与庙见祖先,得到家族祖宗的承认后,嫁来的女子才能获得加入本宗为妇的身份。

  ④丧葬礼仪的家族等级服制。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与死者关系越亲近,服制越重,其丧服的形制也就越粗糙,以服制形式表示服丧人悲伤的不同程度。斩缞是五服中最高的一等,是用剪刀直接斩断生麻布制成,衣裳毛边不缝。

  (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

  ①百善孝为先,孝悌是家族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孝悌。《孝经》将孝道视为“天之经,地之义”。

  ②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大量的家族族规,内容涉及到个人行为、家庭事务、宗族与其他相关社会事务。

  ③家训族规的文化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家族对子孙的早期教育既为家族养育传人,同时亦为国家培养了道德之士。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七十、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都属于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七十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天人合一”。起源于西周,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战国时期,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这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开端。“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密切的联系。

  (2)“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观点。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他认为天与人各有各的作用。天的作用,人不能发挥;人的作用,天也不能发挥。人不能改变四季,天不能制定礼义。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这就是天人交相胜。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人又根据万物的自然本性来治理万物,因此天人关系除了“交相胜”的一面,尚有“还相同”的一面。

  (3)“天人之分”。荀子在《天论》篇中提出,“天人之分”的“分”就是“职”,即“职分”。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是“天职”;“人有其治”,人对于“天之职”“应之以治则吉”,这就是“人之职”。

  七十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2)这种影响有三个方面:第1,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促成了“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3)“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如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够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等。

  七十三、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意为两层:一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法典”;二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中庸”、“中和”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七十四、知行合一☆

  (1)历代“知行”观:①孔子首先将“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加以说明。②荀子有“知轻行重”说。朱熹提出“并进互发”说。③在宋代,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程颐。④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⑤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

  (2)“知行合一”说的特点:①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通过道德实践,使道德修养“达到博厚高明”、“悠久无疆”的境界。②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③“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七十五、中国古代原始宗教☆☆☆

  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1)上帝崇拜。西周以后,更多的是称上帝为皇天、上天、旻天、昊天、苍天。

  (2)鬼魂崇拜。主要内容: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哟超人的能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

  (3)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4)前兆迷信和占卜。前兆迷信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主要的占卜形式有鸟占、兽骨卜、蓍卜、竹卜、星占、梦占等。

  (5)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七十六、道教的形成与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化艺术的关系☆

  (1)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组织教团和黄巾军。

  (2)东晋时,葛洪著有《抱朴子·仙药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这些著作都是药物学的宝贵参考资料。。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形成。

  (4)唐宋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在北方,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派。

  (5)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道教解释“德”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

  (6)春节到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灶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来自道教。三元节受到道教影响。城隍、土地爷、灶君都是道教神灵。

  七十七、佛教的形成与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相传由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5 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基本教义是“四谛”法, “四谤”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

  (2)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

  (3)天台宗倡导方便法门,宣传为超度众生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天台宗人吸取道教的丹田、炼气说,实行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宣传圆融无碍思想。禅宗更是集中讲心性的宗派,禅宗以性净自悟为宗旨,自悟是儒佛两家学说长处的综合。唐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

  七十八、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

  (1)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而注重人事,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是有反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的;但孔子并不抛弃“天”与“天命”。

  (2)在《论语》中,与“天命观”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五十而知天命。”《论语》所谈的“天”和“天命”多与在位者和将在位者从事政治相关,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3)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5)儒家思想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七十九、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 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

  (3)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他在孟子的四母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形成了五母德。

  八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容:

  ①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从孔子的三母德,到孟子的四母德,再到董仲舒的五母德,都把“仁”列为众德之首。

  ②二是重义轻利。有关义利关系问题的“义利之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推崇为治学的开端。

  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谦和礼让。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叫礼制;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

  ④真诚有信。

  八十一、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1)儒家的理想人格影响最大,基本上包括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

  (2)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包括两个层次:圣指圣王,主要指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通常用“君子”一词表示。其中仁是君子的根本标志。

  (3)还有有礼,有志有勇,有信有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以恶。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团结他人。安贫乐道。高尚气节。

  (4)儒家还强调君子本来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不可企及的,这就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朝着理想人格努力奋斗。

  八十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调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3)主张教育和智育相结合。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六艺”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确实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董仲舒也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中国古代教育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六书”为先的。

  八十三、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1)《礼记·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明德”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亲民”就是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2)《大学》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就是指对五经、六艺等方面的学习。

  “诚意”“正心”就是要做到不自欺,使内心合乎儒家的中正原则,对待事物能做到不偏不倚。“修身”是教育环节中最终要的一个阶段,前面的四点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八十四、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2)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3)学思结合。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孔子提出的学思结合的名言。

  (4)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学相长”的命题是《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

  八十五、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

  (1)文学艺术。①《诗经》是我国第1部诗歌总集,现存 305 篇,创作年代历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多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②《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③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2)戏曲。①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②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演完一个故事。元杂剧已经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清代孔尚任《桃花扇》,都是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戏曲佳作。④中国戏曲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

  现为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基本行,每一基本行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如生可继续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小生还可继续划分为中生、冠生和穷生。

  (3)音乐。①中国古代音乐是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滹》《大武》。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加上变徵、变宫。中国的乐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统计,《诗经》中所提及的乐器有 29 种。

  ②诗、乐、舞三位一体:最初,乐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作为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在远古时期祭祀仪式中,巫者跳的娱神舞,往往就有音乐伴舞,这可能是中国音乐的最早起源。据史书记载,黄帝、尧、舜和夏、商、周三代都有自己的乐舞。周代将这六代的乐舞合为六部,称为“六乐”,也可以称“六舞”。这说明在周代文化中,乐和舞是可以举一而及其二的。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其后的音乐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如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宋代的词曲等,都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产生之后,音乐又成了戏曲的必备要素之一。

  (4)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异性表示爱慕的动作。民间乐舞在周代迅速发展起来。唐代出现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注意: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5)绘画。①三国东吴的大画家曹不兴,在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的美誉。②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系统的人物画论,明确阐述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创作规律,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代表着当时人物画的最高水平。③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都是传世佳作。著名的诗人王维在绘画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他在创作中所表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追求,正是文人画发展的前奏,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④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为中国绘画艺术开辟了新的视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这方面的代表。⑤明清两代的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思潮。

  ⑥中国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a.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中国画不要求形象逼真,而强调传神达意。“意足不求颜色似”(宋陈去非论画诗),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 b.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西洋画的线条一般只起表示轮廓的作用,而中国画的线条则具有众多的功能,既造型,又表意,而且还具有独立的形式美。线条的运用,使中国画摆脱了对物象光度、色彩的烦琐描绘,着力于对艺术形象的概括提炼,形成了中国画形简意赅的特殊风格。c.与诗、书、印密切配合。诗文、书法、印章都是独立的艺术门类,中国画充分利用它们的艺术特长,使它们成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更增添了自身的民族特色

  4、建筑。①春秋战国以后,斗拱与梁柱的使用成为基本定制,飞檐挑角的屋顶样式已经具备;砖、瓦等建筑材料已基本普及,建筑的总体模式已基本形成。宫殿、陵墓、寺庙、民居、园林这五大建筑类别都有长足的发展。②宋朝以后,中国建筑开始向精美化的方向发展,风格上趋于秀丽绚烂,结构上更加精巧,装饰、装修上更加讲究。③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有着浓厚的思想观念。④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a.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b.在这些人文思想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的建筑特点。c.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如孔子曾批评管仲用国君专用的“树塞门”为越礼,批评臧文仲建造住宅时用“山节藻棁”为不智,说明建筑上的礼制观念在当时是十分严格的。

  ⑤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被用来作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斗是斗形木块,拱是臂形短木,斗与拱相互扣合,在柱头上重叠而上,越上一层的拱越长,把上面的梁坊稳稳托住,将他们的重量层层递减的传到柱头上来。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梁柱交接部位的剪力,消除了梁被折断的危险,其原理十分科学。

  八十六、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

  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都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

  (1)诗言志。“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用“兴、观、群、怨”四字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其中“兴”是指使人奋起修身,“观”是观世俗之盛衰,“群”是使众人相互团结友爱,“怨”是对为政者进行讽议。

  (2)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在这一影响下,服务现实为根本目的的致用精神广为流传。

  (3)乐以教化。以音乐去教化百姓,使他们和谐相处,就不会出现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了,这一脉相承的音乐观念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八十七、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

  (1)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仪。

  (2)尚意追求。这种观念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言语所塑造的形象往往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的情意,而仅仅是作者情意借以寄托的工具;要想尽可能全面表达作者无限的情意,就必须追求言外之义。“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绘画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绘画中的形神关系的讨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3)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做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都是崇尚自然的典范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出自陶渊明的诗《饮酒·结庐在人境》。

  八十八、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1)表现在: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语言的产生,另一个是人类已具有创造工具的能力。

  (3)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厉害,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于是“六经”变成了“五经”,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系统了解《乐》的内容,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八十九、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

  (1)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有许多地域变体——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2)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语系再被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现代中国境内有 56 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 80 多种,根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它们归属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现在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为加强各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4)随着民族的交融,语言也处在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相互间影响小的一般只在语言的某些方面体现出来,比如汉语词汇中的“胡同”(蒙古语)、“喇嘛”(藏语)、“孜然”(维吾尔族)等实际上是借用了少数民族的词汇;相互间影响大的则会造成民族语言的整体变化,有的是语言类型变了,有的是转用或兼用他种民族语言。

  (5)语言与民族的关系: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因为语言的变化比较缓慢,当民族的其他特征发生变化时,语言往往还是统一的。语言能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民族特点,积淀民族历史和文化,对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民族传统的传承,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之,民族对语言也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民族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语言的演变方向。

  (6)现代中国的 56 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 24 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7)汉语、汉字虽然被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但是它们并没有凌驾于其他民族语言文字上的特权,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九十、汉语的特点☆☆☆

  (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2)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3)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4)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因为多词同音,所以单凭语音会发生理解的歧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单凭听到的语音无法领会语义。

  九十一、汉字的特点☆☆☆

  (1)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从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形声造字法,一半表示词语义类,一半表示词语读音,简洁方便,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2)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这种分类是从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是语义还是语音来确定的。

  (3)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4)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5)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九十二、汉语汉字在境内的传播☆

  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这个“雅言”就是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礼记·王制》)的情况下,用来彼此交际的语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九十三、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1)传播:在公元前或公元 1 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东至日本。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于有“域外方言”之称。

  (2)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起初用整个汉字,后来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片假名;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平假名。这样日本文字就变成了汉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朝鲜创制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 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越南创造了字喃,字喃一部分借用汉字,一部分是使用汉字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新造的字。

  九十四、语言崇拜☆☆☆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的认识水平有限,便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语言崇拜有很多表现:

  (1)趋吉避凶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习俗,而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汉语同音词多,汉民族有重含蓄、忌直言的文化心态,因此人们往往利用同音词进行谐音取义,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例如“年年有余”“早生贵子” 。人们也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这就是语言禁忌。比如北京的许多地名用谐音的方式对原名进行改进,如辟才胡同,原名劈柴胡同等。

  (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常见的有通过字形、字义、字音等避讳。例如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在《史记》中改“张孟谈”为“张孟同”,改“赵谈”为“赵同”。

  (3)中国语言禁忌中进行避讳的主要方式:通过字形进行避违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九十五、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1)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2)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面对当大夫专权,政出家门,礼崩乐坏的局面,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他把“正名”看做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提出通过“正名”来重建旧礼制。

  (3)“正名”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政治伦理标准来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

  (4)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1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5)在语言和客观实际的关系中,传统语言观特别重视语言的社会功用价值,即语言的伦理教化作用和语言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作用。

  九十六、修辞观☆☆

  (1)孔子是山东人,他平时说的大概是山东话,但他在读《诗经》、《尚书》的时候、在行礼的时候,使用的是“雅言”。

  (2)在言语形式方面,追求言辞质朴主张的有孔子、老子、扬雄、王充等。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即文辞能表情达意就可以了,又提出“文质彬彬”,即形式和内容应和谐统一。扬雄主张不要以辞害意王充要求文采和内容相称,反对文不符实。

  (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有曹丕、陆机、葛洪、萧统等。陆机主张在用词上要创新,《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不用早上已开过的花,要开放晚上未开放的花。

  (4)关于说话的分寸也不能忽视,《荀子·非相篇》中就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就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要求,只有达到“当”,才是有智慧的语言。

  (5)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汉赋和魏晋骈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学极大丰富,对修辞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对汉语表现力的不断挖掘是重要的因素。但对形式美的追求,有时以牺牲内容为代价,就不可取了。

  九十七、汉字观念☆☆

  (1)早期的汉字崇拜。①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河图”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洛书”说龙马之文画成的八卦是汉字之源。②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认为汉字是远古圣人仓颉所造。《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造字,后稷作稼。”仓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圣人,他被赋予和教人们种植的后稷同样崇高的地位。后人还为仓颉修了坟墓,立碑建庙,塑造雕像,以纪念他的造字的功绩。

  (2)近代对汉字的否定。①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文字改革三大任务是简化汉字、推行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②否定汉字的理由:汉字字数多、笔画多、难于记忆,影响教育的普及;汉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太多的形、音、义要素,难以与现代接轨③有不少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汉字改革方案,提出了许多拼音文字方案,如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的草稿》、瞿秋白的《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等。

  (3)关于汉字的多维思考。取得的成果:重新评价汉字;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九十八、汉语汉字的规范意识☆

  (1)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1人。

  (2)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它是一本教学童识字的课本,是必须要讲求规范的。

  (3)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1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为了使统一后的文字得以推广,秦始皇在巡游所到之处用标准的小篆刻石纪功,还用小篆书写大量诏版,随权、量等器物颁发各地。

  (3)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

  (5)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

  (6)唐朝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

  九十九、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

  (1)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

  (2)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皆被采作儿童教材。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三字经》三字一句,三本书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因此三本书出现后都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可分割的识字教材“三、百、千”。

  (3)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①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②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③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文应用的教学。

  (4)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科举制度,目的只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完全脱离实际的应用。因此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两个弊端是重文言轻口语,作文中言文脱节。

  一百、汉语汉字与修辞格☆☆

  (1)对偶: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2)顶真: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

  (3)回文:指换掉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如《老子》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等是用回文的方式表达出辩证的观点。

  (4)复叠: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等。

  (5)析字: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一百零一、汉语汉字与富有特色的文学形式☆

  (1)汉语汉字的特点,影响了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美,即形式整齐、节奏抑扬。节奏抑扬指的是平仄抑扬和节奏调配。

  (2)骈体文: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它的全盛时代在南北朝。骈体文在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造成其形式整齐骈俪的特点。骈偶就是对仗,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相配,直到篇末。

  (3)散文虽不追求形式上的骈俪、工整,但也经常使用排比、对仗等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形成特有的汉语言散文风格。

  一百零二、汉字钩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

  (1)汉字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是一种由线条构成的形体艺术。

  (2)汉字构形特点为艺术审美提供的“变”与“常”的可选择条件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先看书写单位。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书写单位的“常”表现在: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②基础构件数量多,富于变化。基础构件是指汉字构形中能够体现构意的最小形体单位。汉字的构件是在二维空间布局的,这样,构件可以实现上下左右的搭配调整。③字形繁简差异较大。形体的繁简为整个书法作品的布局提供了变化的条件。④字形异体字多。书法艺术忌重复,当同一篇作品中出现了同一个字的时候,异体字在形体上的变化可以济语义重复之穷。⑤字体多样。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形体经历了各具特色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

  一百零三、汉语汉字与民俗☆

  (1)对联。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避邪的作用。对联常用的手法有双关、谐音、拆字等。

  (2)预言和字谜。有些字谜的谜底是对谜面字形的合成,如“复习”的谜底是“羽”,“准点”的谜底是“淮”。

  (3)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两方面。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

  一百零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

  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是这样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二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一百零五、中外文化的第1次大交汇☆☆

  (1)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1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中外佛教史上“输入一吸收一输出”的文化流动,有力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充分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同时也生动地显示出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

  (2)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3)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其主要思想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4)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新儒学派又将印度佛教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5)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日本出版的拥有 23900 多卷的佛学巨典《大正藏》,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学者的译著或论著。

  (6)印度佛教《百喻经》对中国寓言创作的影响,佛教“唱导”、“转读”、“梵呗”等宣唱开导的讲经方式对中国的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等通俗说唱文学的影响,以及佛教对中国音韵学、律体诗变革的影响等,都是十分明显的文化现象。

  一百零六、中外文化的第二次教大交汇☆☆☆

  (1)陈独秀在 1916 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的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从这个阶段大致可以看出“西学东渐”的演变脉络,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现代的曲折历程。第1期在有明之中叶,西教西器初入中国。第二期在清之初世,火器历法,见纳于清帝,朝野旧儒,群起非之,是为中国新旧相争之始。第三期是清之中世。鸦片战争以还,西洋武力,震惊中土。第四期在清之末季。

  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第五期在民国初元。为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之讨论。第六期则今兹之战役也。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第七期民国宪法实行时代。

  (2)特点:①交汇的对象起了变化,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②交汇兴趣起了变化,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③交汇时间长,从 16 世纪末叶开始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④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欧洲耶稣会成立于 16 世纪 40 年代,而耶稣会士初到中国则在明嘉靖三十一年。这一年,西班牙籍的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循海路从印度广东珠江口的上川岛。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①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在这些方面,以利玛窦的工作最有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如汤若望、南怀仁等也译著了不少西方科技、文化著作。②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耶稣会士他们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向西方介绍,如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大学》《中庸》《论语》等。此外,有关学习中文文法与文字的著述如《中文入门》《中国文法》《中文研究法》等也被译介到西方。

  一百零七、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据记载,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铜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

  (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中国丝绸、漆器和铁器的外销,冶铁和穿井技术的西传,西域毛皮、马匹、瓜果、香药的输入。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利斯”,其意译为“产丝之国”。

  (3)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兴盛时期,中国的陶瓷、炼丹术和近代化学传入阿拉伯和西欧,极大地密切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4)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世界上 660 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 136 种,居世界第1。尤其是五谷之首的水稻,朝鲜、日本及美洲的水稻均由中国传入。

  一百零八、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有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马可·波罗与利马窦在他们的《马可·波罗行纪》与《中国札记》中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深入的介绍、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倾慕之情。此外,像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中国游记》、胡安·贡萨雪斯·德万多萨著的《伟大的中国》,也都对中国科举选士的方法推崇备至。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2)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代代有创造有调整有发展。

  (3)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官专制政府“乃建立于自然的最神圣的法制之上”。(4)文官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性与执行任务的可操作性。

  一百零九、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法国伏尔泰和魁奈、德国莱布尼兹和沃尔夫、英国坦布尔等人被誉为“欧洲孔子”。英国启蒙思想家常常引用“中国人的议论”来批驳《圣经》。休谟曾说:“孔子的门徒,是天地间最纯正的自然神论的学徒”。因而中国哲学可以作为英国自然神论者的思想资源。

  (2)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家经典为“国学”,把忠孝信义等思想发展为具有朝鲜文化特色的“新罗精神”。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引进中国文化,7 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越南在教育上同样奉行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权。

  (3)《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的影响着世界文坛。

  (4)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属“儒学文化圈”的范围,台湾、香港更是中国领土。

  (5)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方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一百一十、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被深深地裹挟在世界历史文化的大潮之中,正如孙中山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纵观 19 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势,就其思想的典型性、影响的重大和深远而言,首先是“中体西用论”,以后则是“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与“综合创新论”三大文化思潮的互动。

  一百一十一、中体西用论☆

  (1)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的雏形较早滥觞于冯桂芬 1861 年在《校颁庐抗议》中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命题,以后郑观应、王韬、薛福成等均有所发挥。沈寿康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匡时策》,“宣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对于当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使儒家经典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遭到了破坏,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3)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东方文化论”、30 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以及主张“返本开新”的现代新儒家,都与“中体西用”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联系。

  一百一十二、全盘西化论☆

  (1)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全盘西化

  (2)从二三十年代的胡适、陈序经到 80 年代文化讨论中出现的某些绝对推崇“蓝色文明”宣扬“彻底反传统”的人,都主张根本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寻求出路。

  一百一十三、儒学复兴论☆☆

  (1) 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五四”以后的 20 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梁漱溟、熊十力是当时的代表。

  (2)三四十年代的新儒学出现各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贺麟在《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一文中,主张“以儒家思想为本体,以西洋文化为用具”,首次阐述了“新儒学”这一概念。冯友兰在抗战期间写下了《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新理学》《新事论》等“贞元六书”,自言是“接着”宋明理学讲“新统”。1949 年以后,现代新儒学的中心由大陆转移到港台和海外。

  (3)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学是鼎盛时期,代表人物为港台的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等。80 年代以后,海外与港台出现了以刘述先、金跃基、余英时、杜维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儒学人物。

  一百一十四、弘扬好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1)***在 40 年代就提出“古今中外法”以及著名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50 年代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邓小平在 80 年代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世纪之交的 2000 年,江泽民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如何弘扬中国好传统文化:①着力挖掘阐发崇礼尚义、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等文化理念;②着力挖掘阐发好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鼓舞民族斗志等方面的思想价值;③着力挖掘阐发好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④着力挖掘阐发中华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保持个性魅力等问题,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好传统文化。习近平的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着力挖掘阐发好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4)着力挖掘阐发中华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保持个性魅力等问题,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好传统文化。

老师二维码

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江苏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押题资料
下一篇:江苏自考00193鲁迅研究押题资料

苏州自考网书籍购买地址

苏州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